美戰略調整掀愛國風潮 矽谷對華風險投資路線大轉變

隨着矽谷對國防領域的資金投入激增,掀起一陣愛國主義風潮,長期以來對中國市場有高度偏好的衆多矽谷投資者態度已大幅改變。(圖/Shutterstock)

隨着對美國國防領域的資金投入激增,矽谷也掀起一陣愛國主義風潮,長期以來對中國市場有高度偏好的衆多投資者態度已大幅改變。相較於過去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他們現在更偏好的是美國與其盟友帶來的國防軍事技術高額利潤。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過去那些曾協助臉書、谷歌、Airbnb等新創企業開疆闢土的投資公司,現在談的都是「愛國資本」(Patriotic capital),專注於尋找開發戰場軟體、軍用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潛水艇的新創企業。風險投資者將它們稱爲「美國動力」投資,這些投資者希望爲美國及其盟友帶來更好的軍事技術,這當中蘊藏着巨大商機,但這一全新的步調與矽谷多年來投資中國的做法卻大相徑庭。

美國政府官員和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貼着「愛國」標籤的科技投資者和他們的初創企業中,有許多仍然依賴於與中國的深厚關係並從中受益,但中國正是美國軍方希望利用國防新創企業技術來對付的主要對手之一。風投業者說,這表明這兩個地區在金融和科技領域的聯繫依然十分緊密,「建立一個脫離中國的、完全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科技生態系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不能只靠紙上談兵。」

報導表示,風險投資業者多年來一直投資於全球化的科技產業,他們遵循美國的政策,與中國建立關係並鼓勵中國改革。如今美國將中國看做最大的安全威脅之一,風投人士對這種認知轉變也需要重新適應。但是不管這些人意見有何不同,愛國企業家和投資者正出現追逐這個最新的市場的趨勢。

隨着金融、網路和虛擬技術等炙手可熱的行業降溫,投資者開始尋找新的投資領域。烏克蘭和中東的戰爭以及中國的軍事實力發展,使得向軍方出售產品變得更可行,也更有可能獲利。

一名風險投資專家說,「人們會僅僅因爲某件事情是愛國的就進行投資嗎?」答案是否定的,人們對愛國投資感興趣只有一個原因:「可以獲得豐厚回報」。

報導說,到目前爲止,矽谷的愛國投資行動尚未從美國國防部的買家那裡獲得大筆訂單。根據矽谷國防產業集羣(Silicon Valley Defense Group)的一份報告指出,風險投資規模和增長前100名的國防安全新創企業總計投資了420億美元,估計其中從美國聯邦政府合同取得的總收入僅約20億到50億美元之間。

在2023年,蘋果公司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進行了首筆國防投資,目標是正在製造氫動力武器系統的馬赫工業(Mach Industries)。紅杉資本還投資了軍用無人機和戰場模擬技術,其他的風投公司則選擇性少量投資部份一些國防軍事新創企業,他們的下一步是爭取與美國政府簽訂合同。

投資中國公近年來受到不少詬病,但是美國國家安全的大幅轉向讓許多人質疑這個愛國浪潮到底能維持多久。美國國會指責紅杉的中國部門投資中國晶片和向中國軍方供貨的企業,另外也有4家風投公司遭到類似批評。紅杉資本的發言人還撇清說,紅杉的中國部門已經分拆出去,但負責調查的美國國會議員對此並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