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打響「媒體戰」 陸官媒曝數量對比:吃虧的會是美方

▲在中國外交部3月17日記者會上工作外國駐華媒體。(圖/取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美中「媒體戰」衝突不斷升級。在中國外交部今日零時,宣佈取消三家美國主要媒體在中國大陸境內工作後,《環球時報》等中方官媒於今日發表社評,強調美方嚴重干擾兩國正常人文交流,中方不可能「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並舉雙方互設的分支機構數量爲例,表示照這樣打下去,最後更難受的都是美方。

環時社評表示,作爲一家中國媒體,我們對中美政治分歧而導致針對媒體的衝突出現升級感到遺憾。報導稱,一些中國記者和美國記者顯然因爲中美政治摩擦而受到牽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圖/取自中國外交部網站)

社評強調,衝突無疑是美方主動挑起的。先是2018年華盛頓要求部分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註冊爲「外國代理人」,不久前美方又要求5家中國主流媒體駐美機構按照「外國使團」登記。 《華爾街日報》將中國稱爲「亞洲病夫」並拒絕道歉而導致中方驅逐3名該報記者後,美方又驅逐約60名中國主流媒體駐美人員,從而迫使中方採取最新報復行動

社評分析,美方之所以向中國媒體下手,挑起這場特殊的「戰爭」,根本原因是想製造新的衝突點,透過打壓中國新聞機構來抹黑中國的政治體制

社評指稱,他們若認爲「中方會忍氣吞聲,息事寧人」,是一個嚴重的誤判。如果雙方互逐記者愈演愈烈,美國媒體會更加難受,因爲美國媒體在中國設分支機構的有29家,遠比中國在美設分支機構的9家媒體多得多。無論是雙方按照人數均等還是媒體數量均等打下去,最後更難受的都是美方。

▲《華爾街日報》於2月3日,刊出標題「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文章,引起強烈爭議,美中媒體戰進一步打響。(圖/翻攝自華爾街日報網站)

除此之外,中方官媒還刊登對學者的訪問內容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表示,這說明中美關係已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不會再委曲求全。如果美國未來願意接受相向而行,那當然好,但如果美國阻撓,中國也一定會還擊。

對於外界認爲「媒體戰」和兩國衝突發展下,將可能讓「冷戰」重演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說,中方此舉亦是在提醒美方,中美之間的交流不能意識形態化,不能用冷戰思維去看待和處理。

據瞭解,今年2月3日,中共當局不滿《華爾街日報》刊登政治學者米德所撰〈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文章,在得不到「合理迴應」後,於2月19日吊銷3名《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證件;而後,美國在3月2日宣佈,中共《新華社》等5家官媒爲「外國使團」,必須實施人員限額

3月18日,中國外交部在零時發文,對等要求美國《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週刊》等5家駐華分社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訊息書面材料

同時,中國也要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年底前記者證到期的美籍記者,從即日起4天內申報名單,並於10天內交還記者證,今後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繼續從事記者工作。

►我沒有遲到,是時間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