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醫療成趨勢 癌友難請領商保

醫療科技進步下,過去不少需要住院的手術,都已能在門診執行,但卻因着商業保險未與時俱進,病友面臨不住院就無法獲得理賠的窘境。(本報資料照片)

醫療科技進步下,過去不少需要住院的手術,都已能在門診執行,但卻因着商業保險未與時俱進,病友面臨不住院就無法獲得理賠的窘境。根據調查,高達2成的癌友在治療上自費破百萬,在高齡化、少子化之下,未來的醫療行爲更會走向在宅照護,健保署也正規畫「在宅急症照護方案」,「住院」已不能作爲理賠的唯一依據,商業保險也應提供門、住診不同設計,才能避免民衆爲了治療,從「平民」變成「貧民」。

國人平均持有3張以上商業健康險,但真能支應龐大的醫療支出嗎?癌症希望基金會針對300多名癌友進行調查,詢問抗癌以來的總花費,其中有2成都已破百萬。而主計處統計指出,一般家庭儲蓄爲27.4萬元,這顯示自費醫療已是不可承受之重,不只是癌友,其他重大傷病者亦同。

癌症希望基金會倡議發展部主任蔡士敏說,過去醫療型態多在住院發生,醫療科技進步下,已有過半的醫療可在門診處理完畢。住院省下的費用,已平行轉移到門診的醫療和藥費,應該討論哪些項目屬於「高度替代性醫療項目」。

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表示,自己在1995年擔任住院醫師,1996年購入人生第1張保單,1997年買下第2張,因着醫師身分,他認爲當時的保障已足夠,且手術還有不少加成。即便如此,10年後他回頭去看,仍會覺得「怎麼那麼糟糕」。到了現在,他甚至開始擔心若罹癌,標靶藥物是否得花上一大筆錢。

「沒人知道20年後的醫療會變得如何」,柯博升認爲,保險公司需要進行費率的精算,但現在的問題在於,自費的金額沒人知道,健保署看不到,都分散在各醫院。因此,費率計算時,不能只有政府埋頭去做,要把醫療專業人員納入,且要召集學會、醫療團體,才能預估未來3~5年的走向。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說,2002年重大傷病癌症的醫療費用約有65%發生在住院,到了2022年,已降至45%。健保署長石崇良曾拜會金管會,希望金管會理解醫療趨勢已不同,建議實支實付型醫療保單,應對門、住診提供不同的設計。

目前健保署也正規畫「在宅急症照護方案」,未來特定疾病,可由醫師到宅注射抗生素等醫療服務。蔡淑鈴說,門診、居家接受治療已是趨勢,商業保險應不再以「住院」作爲理賠的唯一依據。全癌連理事長吳卉汝則建議,可將留院觀察視同住院,即可解決短期住院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