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獸「羌仔虎」出沒保力溪!創最南端分佈紀錄

萌獸羌仔虎在保力溪出沒,達成最南端分佈紀錄。(林保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與國立嘉義大學邱鬱文老師團隊,自2020年開始透過保力溪森川裡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最近記錄到黃喉貂出沒身影,衆人驚呼,這是目前現有資料庫中,最南端的影像分佈紀錄。

臺灣林地面積佔陸域面積50%以上,國有林事業區面積約佔林地面積的87%,透過法規畫設的自然保護區涵蓋19.2%,串連起中央山脈生態保育軸帶,除涵養水分、穩固國土外,同時維護生物多樣性使森林物種受益。

鑑於國有林外的淺山丘陵、平原到海岸地區,是國人居住生活的主要區域,也是近六成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所。爲此,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2018年開始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劃」,藉由中央山脈與海岸生態系的連結,營造友善生態環境的廊道,保全裡山與裡海生物與文化多樣性。

在保力溪森川裡海環境生態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中,意外記錄到黃喉貂的出沒,團隊表示,除了發現黃喉貂的影像紀錄外,該調查位點也是山羌頻繁出沒的地方,兩物種出現的關聯性,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

保力溪被頻繁記錄山羌出沒。(林保署提供)

保力溪及鄰近裡海地區是恆春半島重要的海岸林保育軸帶,除了有陸蟹分佈以外,也是淺山物種的棲地,林保署期望建構國土生態綠色網絡的同時,能形塑淺山與海岸的「社會-生產-生態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