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2022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在濟寧開幕。其中多個蒙陰元素受到推介和關注,其中沂蒙山、岱崮地貌、雲蒙湖、沂蒙六姐妹、紅色孟良崮等皆是文旅熱點。
有別於傳統地名,沂蒙山並不是特指某一座山,而是人文地理概念中的“沂蒙山區”,是以蒙山山系和沂河流域爲地質座標的地理區域。而沂蒙山旅遊區,則是根據山東省旅遊部門部署,由蒙山、沂山地理座標跨區域組成的旅遊區,作爲旅遊品牌概念出現。
目前,沂蒙山旅遊區在臨沂有云蒙、天蒙、龜蒙等3個景區。位於蒙陰縣的雲蒙景區,是沂蒙山旅遊區核心景區之一,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風景秀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名勝古蹟頗多。森林覆蓋面積達30餘萬畝,素有百里林海之稱,因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居全國之首,被譽爲“世界級天然氧吧”。
岱崮地貌是沂蒙地區獨有的一種特異地貌景觀,中國地理學會依據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全國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現象,將原稱“方山地貌”更名爲“岱崮地貌”,成爲中國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岱崮一詞中,“岱”是泰山別稱,“崮”指“四周陡峭,頂上較平的山”。據年齡大的當地人介紹,晴天時在高山崮頂,能看到雄偉泰山的輪廓,所以說岱崮一詞形象地表現了岱崮地理地貌。
相較於上述名山大川的天然基因,雲蒙湖則是蒙陰人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精神體現。新中國成立後,爲解決山區季節性洪澇災害和旱季灌溉、羣衆生活用水難題,蒙陰縣在孟良崮主峰西北10公里處開建水庫。1959年,數萬蒙陰人冒着嚴寒肩扛手擡,建起始稱岸堤水庫後改稱雲蒙湖的山東省內第二大人工水庫。爲保護一池淨水,蒙陰縣堅定生態立縣、生態富民、生態強縣“三步走”實踐路徑,探索了“生態好、羣衆富、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
登上沂蒙山、岱崮地貌,盡享“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情;或泛舟或沿着濱湖大道,飽覽“齊魯明珠”雲蒙湖上的水光瀲灩。
在蒙陰,一趟旅程即可體會山川的豪壯,又能飽覽明湖的秀美。更爲難得的是,蒙陰作爲紅色沃土,在這裡塑造、傳承的沂蒙精神,又讓這趟旅程富集精神境界之美。
孟良崮戰役期間,子弟兵在前方浴血奮戰,蒙陰兒女踊躍支前,誕生了沂蒙六姐妹、紅嫂等擁軍模範羣體和典型人物,這些故事無不感染着遊客的心靈、激盪着遊客的情思。
一次蒙陰行,一生蒙陰情。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蒙陰人,不負青山不負人。
記者 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