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鮭魚返鄉潮應有的視野

臺商中國大陸市場的地位不如早年,已是事實。當前臺商在大陸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有三:

一、在其本土技術和資金逐步累積以及國際企業競爭下,臺商在市場上的重要性不如當年,北京與各地方政府對臺商的看重程度也不如當年。

二、大陸的國家發展政策轉型,企業僱工成本、環保成本、甚至「國進民退」公私合營制度的推動等,壓縮臺商利益

三、早期臺商相當仰賴裙帶資本主義來處理政府關係,以期降低企業營運成本及進入市場等問題,但在習近平時代打貪的浪潮下,裙帶資本主義的成本越來越高,許多臺商單憑其企業競爭力已難與市場中的本土資本或其他外資競爭。這些因素恐怕都不可逆,也只會更趨嚴厲,臺商轉型或者遷徙已是不可避免。

在當前白熱化美中貿易戰或美中新冷戰格局下,當美國總統川普劍指大陸企業侵犯美商智慧財產權、大陸政府對企業補貼發展政策危害美國利益,繼而祭出懲罰性關稅和企業黑名單等措施時,在陸臺商也不免受到波及。例如,美國在關稅上的壓力已迫使中國製造業面臨發展危機,尤其川普常常令人摸不着頭緒,像華爲禁令就一變再變,這對華供應鏈中的臺商而言便是不確定的經營風險。無人敢斷言這場爭端何時結束,畢竟美中貿易戰不單只是貿易逆差問題,而是兩大國的國際政經話語權經濟戰略的正面對決。

臺商長期仰賴三角貿易的出口,其實早在貿易戰爭前就因大陸市場環境改變而選擇遷徙他國分散風險。在歷經美、中4波的關稅調整後,更推高了以美國爲主要出口市場的臺商的遷徙意願。在預期資訊產品的關稅在未來勢必提高的情況下,近期臺商加速回流便是美中貿易戰下企業避險的合理佈局

經濟部於8月中甫公佈,今年臺商返臺投資可望達到8000億臺幣,目前已到位的資金也確實推動了臺灣GDP上修。然而,鮭魚返鄉雖然值得喝采,但問題纔剛開始:

首先,臺灣官方統計,過去20年臺商累積對大陸約1700億美元的投資,但這還未包括企業盈餘轉投資以及第三地資金,若按美國智庫的數據,金額甚至達4000億美元。換言之,目前政府公佈臺商迴流的270億美元只是九牛一毛,政府如何擴大吸引資金返臺?

再者,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並沒有下降,今年上半年平均約落在31%左右,是近5年次高。從臺灣對大陸的進出口金額來看,即便是民進黨政府執政時期,2016年臺灣對陸、港的出超爲669億美元,2017年達786.6億美元,到了2018年則擴大831億美元。雖然今年1至7月臺灣對陸、港出口較去年同期下滑8%,金額爲723.4億美元,但這也意味着,臺灣對中國進口的依賴度同時在上升。

換言之,不論哪個政黨執政,臺灣在未來一定期間仍無法避免和大陸有經貿往來。

第三,如果更進一步從貿易項目來看,機械及資通訊等中間產品一直是臺灣最大宗的出超收入來源,換句話說,仍有一大部分臺企在紅色供應鏈中扮演着重要供應商角色。這是臺商努力的成果,但臺商在大陸市場的優勢還能維持多久?或者,臺商、整個臺灣產業要如何維繫或創造其在大陸,乃至於全球市場上的優勢?

此外,可預期,中美貿易戰爭恐將走向「中國隊」和「美國隊」兩大貿易陣營。然而臺灣不可能單靠一個陣營生存,如果臺灣下決心要切割大陸市場,那麼貿易的缺口要從哪裡補回?如果臺灣仍無法與大陸市場切割,兩岸之間又該如何維繫和平穩定的政經關係?

臺灣是否要選邊站,還有待社會各界論證,但可確定的是,面對貿易戰下詭譎的國際政經環境,臺商、臺灣本土產業和臺灣社會必須下定決心落實產業轉型升級。臺商迴流只是一個機會,更不能簡單視之爲勝利的果實,善加利用美中貿易戰激化的鮭魚返鄉潮,進一步打造臺灣產業成爲美中兩大陣營都不可或缺的生產關鍵連結,這纔是下階段臺灣經濟與民生轉型升級的道路,也是維繫臺灣國家安全與自主性的關鍵策略。(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