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力與資源稀缺 新加坡多箭齊發

人力部長陳詩龍表示,新加坡有一流的教育制度,培育出無數人才,同時也爲勞工提供培訓,以面對人力缺口。圖學生在講座中進行專題學習和討論。(新華社)

新加坡人口高齡化速度加快,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日前直言,未來10年依靠勞動力維持經濟成長將愈發困難,惟有高附加價值、技術驅動和高生產力的成長模式才能永續發展。

陳詩龍近日參加第八屆聖加侖研討會新加坡論壇。論壇主題爲「面對稀缺」(Confronting Scarcity),探討人力與資源的侷限,以及如何激勵人們提升效率、創新和追求科技進步,並且在需求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確保資源供應無虞。

陳詩龍指出,支撐永續成長的先決條件是提高員工素質,以及把他們安排到更具生產力、薪資也相對更高的領域,比如綠色與數位科技。

他說,新加坡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制度,多年來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表現優異,也協助學子做好踏入職場的準備。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中,9成在畢業的半年內找到工作。

除了學校教育,政府也爲本地勞工提供培訓機會,讓人們掌握成長領域所需技能。「政府充分認知到變革和顛覆的腳步在加快,因此培訓不只是爲了跟上步伐,而是在於儘可能領先變革。」

陳詩龍指出,AI在這1、2年呈指數級增長,本地勞動力應該爲此做好準備。但他表示,人才是全球的稀缺資源,新加坡還是必須擁抱頂級人才,令其成爲新加坡經濟的新支柱。

而企業跟在人才後面走。強化新加坡的全球人才樞紐地位,就能吸納增長領域中的高生產力企業進駐,也爲本地民衆創造更多、更好的工作。

陳詩龍同時分管能源領域,針對能源匱乏問題,他指出,新加坡不具備水力、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條件,目前是以進口天然氣滿足95%的發電需求。爲了落實2050年之前淨零排放承諾,因此必須透過創新與合作,擴大能源選擇性,包括採用氫能、氨氣、深層地熱等方式發電,及打造東協電網等雙贏架構,幫助整個區域實現除碳化。

至於政府是否考慮讓核能成爲天然氣發電的替代品,陳詩龍說,現在的小型核電(SMR)技術確實比過去安全得多,因此縱使新加坡不採用核能,也勢必要展開核能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