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文壇巨擘 馬英九:餘老師留下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

馬英九過去與余光中就有不少互動。(圖/取自馬英九臉書

記者張暐珩/綜合報導

詩人余光中14日告別式29日在高雄市立殯儀館景行廳舉行,包括前總統馬英九與夫人美青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皆到場悼念。馬英九29日晚間則透過臉書發文,以「永懷余光中老師爲題緬懷這位文壇巨擘。馬英九回憶,他高中開始就讀餘老師的散文,更感謝余光中捍衛文言文,給後人留下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巨大貢獻

以下是馬英九臉書全文

『余光中老師12月14日病逝高雄,海內外不分朝野老幼,鹹認痛失文學大師國家瑰寶人人哀悼。今天上午家屬爲餘老師在高雄市立第一殯儀館舉行公祭。內人美青與我也一起南下,送餘老師最後一程

我從高中開始讀餘老師的散文,如「左手的繆思」、「掌上雨」,深感溫馨雋永,歷久彌新。他1974年的新詩鄉愁四韻」,還被編爲民歌,傳唱一時,帶動臺灣本土的民歌運動,歷久不衰;特別令人欽佩的評論文,當屬1979的「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此文收錄在2009年九歌出版的《分水嶺上》)。

餘老師學貫中西,拿到美國英美文學碩士學位,回臺灣歷任中文系主任。他一向不喜西化的中文,「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就是一篇切中西化中文之弊、凸顯簡潔中文之美的傑作。餘老師在文中列舉了57個生動實例,說明如何避免中文西化,讓人見識到到其中英文造詣之深、治學之勤,與捍衛中文的責任感之強。我每到一個公職機關服務之初,必將本文影印同仁參考,對避免西化中文幫助極大。

一位大師級的學者,如此費心讀者後輩諄諄善誘,文字又如此流暢幽默,令人愛不釋手,一讀再讀,獲益良多。香港作家稱他是「用中國文意象之第一人」、「語言魔術師香江第一才子」,良有以也。

十多年前,餘老師積極響應中山中國文老師李素貞發起的「搶救國文運動」,以及今年發生的文言白話之爭,餘老師都毫不猶豫地反對降低文言文的比例,捍衛中文;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哲人已遠,留下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與霽月光風的人格典範。我2年前頒贈二等景星勳章給餘老師,仍不足以表彰他對國家社會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