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透過「特殊選才」管道,招收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今天公佈「111學年度特殊選才招生計劃」,今年共有54校534學系參與,提供1518個招生名額。學生以「特殊選才」管道昇學,不用考學測,但他們必須有特殊才能或專長,適合特定領域表現出色、但非每科都擅長的學生報考。
爲讓部分具有特殊才能、經歷、成就或不同教育資歷(如境外臺生、新住民子女、弱勢族羣、實驗教育學生等)的學生順暢升學,教育部自104學年度起推動「大學辦理特殊選才招生試辦計劃」,自107學年度起特殊選才招生已納入正式入學管道。詳細資訊可上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網站(http://nsdua.moe.edu.tw/)查詢。
教育部在104學年第一年時僅覈定12校39系在特殊選才管道招收53個學生,之後逐年增加,今年覈定54校534個系招收1518名學生,創下歷年新高,佔總招生名額的1.43%。111學年各大學特殊選才管道現已陸續接受考生報名,將在12月或1月放榜,是每學年最早進行的升學管道。
今年(110學年)錄取臺大心理系的陳芊穎,是位罹患腦性麻痹的肢體障礙學生,她在高中老師協助下透過臺大希望入學計劃錄取自己的第一志願,她期許未來能夠考取心理師執照,用言語帶給他人正向鼓勵,利用所學回饋社會。
今年錄取暨南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簡齊君,高中時期參加多項專案開發競賽,並在「國際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臺灣選拔賽(IEYI)」獲得金牌。他得知特殊選才管道後,報考暨大資管系且順利錄取,他認爲特殊選才管道,給予非學業表現有成就且學習慾望強的學生,得以藉由競賽成果證明自己的實力。
今年錄取逢甲大學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學系的余文凱,高職時加入鹿港高中汽車科,代表國家前往澳洲參加FLL機器人競賽獲得了全國第一的佳績,同時也考取汽車乙級技術士執照。他認爲機械是車輛的根本,因此透過特選才管道進機械系,希望在大學期間學習更多相關知識,展現自己的專長,走出不一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