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牙齒變長易流血 竟是暴力刷牙導致牙齦退縮

臺北慈濟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蘇穎珊看診示意照。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牙齒是進食最重要的身體器官之一,一名26歲的朱小姐因經常牙齦流血及疼痛,才發現是有刷牙力道越大、牙齒就會越乾淨的錯誤認知,導致牙齦創傷。臺北慈濟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蘇穎珊先給予正確口腔清潔衛教,並透過「皮下結締組織移植術」,重建朱小姐牙齦範圍與厚度,術後已不再發炎流血。

蘇穎珊指出,朱小姐牙齦不但發炎,還有退縮、牙根外露、牙齒變長的情形,經放射影像檢查,確定她是使用刷毛過硬的牙刷,且刷牙力道過大造成的牙齦退縮。

蘇穎珊說明,正常牙齦的高度應位於牙釉質、牙骨質的交界處,可是隨着年齡增加,牙齦退縮的比例也會增加。此外,不當的牙刷與刷牙方式、刷牙用力過度、天生牙齒結構問題如邊緣軟組織較薄、高位繫帶、牙齒錯位、牙根外突或牙周炎、矯正治療及牙周治療後的副作用也都有可能出現牙齦退縮情況。

蘇穎珊表示,臨牀上治療牙齦退縮的手術方法衆多,包括蒂狀瓣移植、皮下結締組織移植、遊離牙齦移植、引導組織再生手術、牙釉基質衍生物治療等。蘇針對朱小姐先給予正確的口腔清潔衛教,矯正她的刷牙方式,確定她能正確刷牙後,再透過「皮下結締組織移植術」,取一塊上齶的皮下結締組織,將之移植至牙齒外牙齦不足處,上齶供應結締組織部位會自行長回,藉此重建牙齦範圍與厚度,讓她的牙齦恢復成正常的厚度與高度,術後持續追蹤,她術後牙齦維護得相當健康,不再發炎流血。

蘇穎珊提醒,許多人爲了要將牙齒刷乾淨而暴力刷牙,或選用粗硬刷毛的牙刷,但卻導致牙齦創傷;刷牙宜採改良式貝氏刷牙法和軟毛牙刷,民衆要規律作口腔檢查,如有牙齦退縮的情況,應讓牙周病專科醫師鑑別退縮原因、嚴重程度以及時治療。

術前因牙齦退縮,牙齒明顯變長。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

透過「皮下結締組織移植術」執行牙根覆蓋手術,牙齦長回正常的厚度、高度。圖/臺北慈濟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