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330度以下電費16年未漲 環團:應強化配套減少衝擊

電價審議委員會今日召開,環團今透過聯合聲明指出,電價作爲反映環境外部成本及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工具,合理調整有其必要,也須有完整配套降低對於弱勢家庭、租屋族的經濟衝擊。(本報資料照片)

電價審議委員會今日召開,環團今透過聯合聲明指出,電價作爲反映環境外部成本及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工具,合理調整有其必要,也須有完整配套降低對於弱勢家庭、租屋族的經濟衝擊。

該聲明指出,電價調整是爲了反映用電的真實外部成本、移除對化石燃料的不當補貼,此次電價調整的背景因素,主要是近兩年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燃料成本大漲,導致臺電累積虧損3800億元以上。這兩年臺電售電成本增加,主因爲火力發電的燃料成本飆升,若電價持續未能反映發電成本,便是變相補貼化石燃料的使用。

該聲明表示,依據國際能源總署估算,臺灣化石燃料補貼於2022年時大幅增加至近100億美元,爲2021年的五倍,達到歷史新高,其中電力方面的補貼更達到80億美元以上。依據民調,人民接受電價調升的最主要原因是爲了「改善空氣品質」與「降低臺灣碳排放」,因此政府也應同步提出刪除化石燃料補貼的具體作爲,讓能源的真實成本回複合理,更達到減碳的效果。

該聲明說,2022年臺灣民生電價全球第5低,已經16年未調整,民生330度以下費率甚至比20年前還低。依據統計,歷經這兩年電價波動後,實際上住宅電費的支出,並未較2021年疫情期間增加,佔家庭所得的比例,亦持續降至0.93%。以每月用電330度的家戶爲例,若電價調升5%,每月增加的電費金額約爲新臺幣30元,對一般家戶影響較少,但對於弱勢家庭、租屋族的經濟衝擊仍須有完整配套,更需要監控對於物價的影響。

該聲明強調,支持電價合理化,但同時也呼籲政府必須要搭配其他配套措施,包括因應預期心態哄擡物價的監控,加強推廣節電政策,並拉高電價級距,透過制度性作法減少對弱勢族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