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碼標價的代畫比賽作品:別讓作弊成了一門生意

(原標題明碼標價代畫比賽作品:別讓作弊成了一門生意)

圖片來自網絡。

文|胡欣紅

科幻畫、手抄報按件收費包獲獎”,近日,媒體曝光的一條“代畫黑產”引發輿論關注。

據澎湃新聞報道,這條可一對一定製繪畫等比賽作品的“生意”鏈條,覆蓋了青少年至大學生羣體的各類重要賽事。有賣家向記者展示了其畫室代畫的部分獲獎作品聊天截圖顯示,一客戶報喜稱其代畫的一幅科幻畫獲得了某地的特等獎。這些“專業人士代工”活躍在各大電商平臺,根據報價,一個“原創定製作品”最低只需幾百元就可買到。

定製國獎級別作品9000元,省獎4000元;從科創小發明大賽計劃書網頁設計、動畫……從報道可知,這條“一切皆可代做”的“槍手黑產”,面向的主要是學生羣體及家長商家爲了逐利,“買假者”爲了獲得獎勵,看上去是兩廂情願、各取所需。可其危害就擺在那:這不僅助長了歪風邪氣,更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

今年7月,在“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獲獎”等事件引發輿論關注後,爲規範個別競賽在組織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份通知要求,各地不得將任何競賽獎項作爲升學依據;嚴禁將各類競賽獲獎情況作爲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考試加分依據,相關特長和表現等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升學加分看似已經此路不通了,但因爲獲獎能爲孩子的檔案“增色”等因素,很多人依然熱衷其中,某些家長、學生作弊的動力也依舊存在。

因此,在教育部門、學校繼續加強對政策精神的落實之外,相關部門也有必要加大懲戒力度,切實提高“造假”成本。

對於參賽造假行爲,教育部門之前已表態將嚴格按照有關要求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代勞者,堅決禁止違背學術誠信要求的行爲。對於情節嚴重或者經警告、提醒仍不改正的,將從競賽名單中移除,並不再受理舉辦單位舉辦競賽的申請。

政策法規地基已經打好,但從現實中“槍手產業鏈”在各大平臺的肆無忌憚來看,還需要各方落實主體責任,將造假鏈條納入監管視野,依法用嚴厲的處罰真正讓造假買假者“感到肉疼”。換言之,對於造假行爲,不能再是組委會發一則撤銷通報就能了事,而是必須切實追究“槍手”、比賽組織方等相關人員的責任。

這裡面,組織評獎機構也要切實提高審覈力度,通過有效手段堵上比賽機制本身的疏漏。這些“槍手作品”都是衝着錢去的,其中的很多“流水線作品”可能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這就要求組織評獎機構建立科學有效的識別機制,及時將這些“槍手作品”剔除出去。

同樣,對於“代做”亂象,相關平臺也不能放任不管。切實把好審覈關,通過相關技術手段剔除、限制此類有悖公序良俗的造假者,也是平臺不可推脫的職責

說到底,當幫人代做代畫比賽作品成爲一門明碼標價的“生意”,社會不能任由作弊者贏家姿態全身而退——畢竟,有些底線不可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