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外卡加賽制的好與壞

文/黃金獵犬

費城總教練曼紐(Charlie Manuel)進入大聯盟時是1963年,當時賽制非常簡單易了,就是兩聯盟戰績最好的球隊,爭奪最後的世界大賽冠軍

曼紐(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表示:「我認爲例行賽第一的球隊,理所當然應該要打世界大賽。」

這是非常純粹的想法,也是給拚戰6個月後,獲得第一的球隊應有的尊重。不過這情況不會再發生了,從1969年後,世界大賽前多了1輪季後賽,現在更增加到3輪,包含上週聯盟纔剛通過的決議--兩支外卡戰績最好的球隊,要進行一場淘汰賽,決定真正的外卡得主。

這改變引起相當大的討論,畢竟去年國聯第一的費城人,與美聯第一的洋基,兩支球隊都罕見的在第一輪被對手淘汰。

事實上高種子落馬的次數比你想像的還多!自從1995年開辦外卡制度以來,總共有13支高順位球隊,輸掉第一輪季後賽,只有11支打進最後的世界大賽。同時17個球季下來,只有6支第一種子球隊贏得世界大賽冠軍。 理論上這樣的改變增加了球隊打進季後賽的機會,兩聯盟各有兩支外卡球隊,先進行一場定生死的淘汰賽,贏家再與該聯盟的第一種子進行分區季後賽。

重點來了,由於外卡加賽是在賽程決定後才決定施行,因此爲了將賽程影響降到最低,分區季後賽取消了2天移動日,改由高順位種子先在客場打2場,後3場再回到主場,形成2-3的季後賽主場輪替。等到下季再改回自1998年延用至去年的2-2-1主場輪替制度。

洋基主砲塔薛拉(Mark Teixeira)說:「我並不喜歡這樣的改變,但其實也沒有甚麼好擔心的。棒球季非常長,想拿冠軍底線仍是得不斷贏球,這是最基本規則!」

不過這代表季後賽組合,除了第2與第3種子會先確定外。第一種子直到外卡淘汰賽打完,才能知道對手是誰,與第一戰要再哪進行。他們拿下第一的回報,很可能在分區季後賽得很匆促的趕往其他城市

洋基捕手馬丁(Russell Martin)表示:「看起來是多此一舉,不過並沒有差別,客場旅行本來就是大聯盟的一部分。無論是在巴士上或飛機上過夜,你都得適應它。」

有個現象很有趣,自從厚實了先發輪值,去年更組成4張王牌,也連續兩年贏得東區冠軍的費城人,卻2次都無法打進世界大賽。王牌投手哈樂代(Roy Halladay)說:「我們連續2次都遇到對手打出超水準,他們打得比任何時候還要好。不過比賽就是這樣,即便是美式足球,你也可以看到吊車尾打進季後賽的紐約巨人,拿下最後的超級盃。重點是你得撐到最後一刻,有些球隊就是能在最後拉尾盤,有些球隊則只能在例行賽揚威。沒有甚麼對手是穩贏的,對我來說,勝利更沒有公式!」

不過改變對高順位球隊不見得沒有好處,首先參與外卡淘汰賽的兩支球隊,理論上會派出陣中的王牌對陣,間接的讓第一種子在下一輪首戰得利,當然別忘了他們也獲得更多的休息天數。不過贏得外卡戰的球隊,則像過去幾年一樣,擁有最大的武器優勢團隊氣勢

剛加入洋基的老將伊巴尼茲說的很好,上季在費城人的他當然體會更深!他說:「你寧願碰到跛腳打進季後賽的球隊,也不要遇上全力衝刺闖進季後賽的對手。」

上季奪冠的紅雀,真的是最佳球隊嗎?至少當他們贏球的那一刻是貨真價實的!這也是棒球比賽最迷人地方,他們去年的奪冠過程又是一章美麗詩篇。或許新的季後賽制度,並沒有我們預期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洋基總管凱許曼(Brian Cashman)就說:「不論門檻有多高,你就是得想辦法跨過去,這纔是冠軍的意義。」

www.g-pi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