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 科匯股份及相關責任人遭警示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張海妮
11月16日,科匯股份(SH688681,股價15.35元,市值16.07億元)發佈公告,稱11月15日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山東監管局)出具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因募集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和政府補助披露不及時,公司被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決定書》要求有關人員認真吸取教訓,加強證券法律法規學習,依法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募資管理使用不規範
《決定書》顯示,山東監管局對科匯股份開展了現場檢查,發現公司存在募集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2021年6月以來,科匯股份利用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使用的賬戶均爲一般結算賬戶,未將募集資金存放於專項賬戶集中管理使用,未準確披露募集資金賬戶及資金實際使用情況。
其次,科匯股份對政府補助事項披露不及時。2021年7月,公司收到有關部門關於1000萬政府補助的批覆,上述補助與收益相關,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的18.18%,但公司未及時披露該政府補助事項。
上述行爲違反了有關規定,《決定書》認爲時任董事長徐丙垠,時任總經理顏廷純、王俊江,時任董事長、董事會秘書朱亦軍,時任董事會秘書秦曉雷對相關違規行爲負有主要責任。山東監管局決定對他們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並將有關情況計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數據庫。
山東監管局要求:“你們應認真吸取教訓,加強證券法律法規學習,依法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科匯股份表示,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將認真吸取教訓,根據山東監管局的要求積極整改。
關聯交易披露不準確
事實上根據公告,在11月15日科匯股份還收到了山東監管局《關於山東科匯電力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監管關注函》(魯證監函(〔2023〕292號)),稱公司存在個別關聯交易披露不準確、不完整的情況。
科匯股份在2021年1月28日與薛永端簽署相關技術開發合同,交易金額爲108.5萬元,由於項目難度降低、工作量減少等原因,公司在2022年1月31日與薛永端簽署了變更協議,交易金額調整爲38.50萬元。薛永端自2008年6月起任科匯投資董事,並於2021年6月辭去董事職務,根據相關法規,薛永端自辭職後12個月內與公司發生的交易爲關聯交易。
科匯股份在11月16日審議通過了《關於追認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補充追認上述關聯交易事項。
此外,科匯股份還發布了《關於2022年年度報告的更正公告》,對涉及到關聯交易的部分進行了更正。
根據科匯股份2023年半年度報告,公司隸屬於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產品分爲智能電網故障監測與自動化、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兩大板塊。
根據科匯股份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7億元,同比增長2.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85.91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爲0.05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爲0.85%,比上年同期增加1.31個百分點。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總資產爲7.35億元,比上年度末下降5.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爲5.61億元,比上年度末下降0.89%。
科匯股份2023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513.08萬元,同比下降206.8%。公司解釋稱主要是補交以前年度政策性緩交的社保費用和稅費,致使本期支付給職工以及爲職工支付的現金和支付的各項稅費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