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競技疊杯全國冠軍 總統教育獎得主陳懷恩:不要小看自己

總統教育獎得主及疊杯世界及亞洲冠軍得主陳懷恩,以疊杯表演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雲嘉工作站開幕活動開場。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雲嘉工作站上午舉行喬遷落成開幕服務成果會,2022總統教育獎得主、14歲齶裂患者陳懷恩,剛獲得今年競技疊杯全國錦標賽冠軍,多次代表臺灣參與世界盃及亞洲盃疊杯競賽獲得優勝,表演疊杯秀,獲來賓熱烈掌聲喝采。

「不做不會怎麼樣,做了一定不一樣!」 臉上帶着自信微笑國二學生陳懷恩,患齶裂、先天性頸椎融合症和脊椎側彎。身高只有133公分,小身體蘊藏大潛力,是「小巨人」,小學因矮小遭同學嘲笑,每天回家跟家人訴苦。懷恩爸爸得知兒子被訕笑,勉勵他用寬容心面對,他不再因嘲笑自卑。

雲嘉工作站社工督導張豔秋邀請懷恩多次參與基金會活動,與其他顱顏孩子交流互動,不再覺得自己孤單的,讓懷恩擁有自信,積極參與各類活動,懷恩接觸「疊杯」運動,疊出興趣,憑藉努力不懈練習,成爲特教組培訓選手,去年代表臺灣出戰世界盃新加坡競技疊杯錦標賽獲團體金牌。不只疊杯表現出色,喜歡畫畫的他也多次獲獎,懷恩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爲人有無限可能!」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雲嘉工作站上午在嘉市東區保建街30-1號,舉辦喬遷開幕服務成果會。2010年羅慧夫基金會成立雲嘉工作站,服務嘉雲顱顏患者與家庭近14年,累計服務顱顏患者7385人次,嘉市衛生局長廖育瑋、科長王鳳玉,嘉縣長翁章樑派身心障礙科長陳柏成到場肯定基金會深耕成果。

臺灣每年300個先天顱顏缺陷新生命誕生,「脣齶裂」是先天性缺陷最常見的一種,也是顏面發育缺陷中最多一種,卻是所有先天性缺陷最可治療一種。智力發展幾乎不受影響,只要及早接受整形外科、牙科、耳鼻喉科、語言治療、臨牀心理、社會工作等身心兼顧整體醫療照顧,患者可早日康復身心健全。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雲嘉工作站喬遷開幕大合照。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齶裂青年陳懷恩花費2個月繪製畫作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雲嘉工作站喬遷祝賀。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