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香腸換加密貨幣!他靠比特幣「2年賺到臺北房」 教戰心法曝光

彭少甫因好奇心踏入區塊鏈,也爲自己累積不少財富。(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餘弦妙/臺北報導

比特幣日前飆升一度突破6萬美元,令外界不禁羨慕起那些擁有比特幣的投資者,但「比特幣到底是什麼?」這疑問相信不少人都有,而臺灣大學國發所的彭少甫他就靠着「好奇心」就此踏入區塊鏈的世界,研究起比特幣這類的加密貨幣,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僅靠2年時間就讓自己的資產翻了好幾倍,白手起家購入房產。

彭少甫原先與區塊鏈並無太大關聯,如今卻成爲中華民國區塊鏈大學聯盟理事長,這故事得回推到2012年他與妹妹北京創業電商銷售臺灣茶說起,當時他們的品牌在北京及長三角地區小有名氣,直到2016年在創業社羣中發現談論區塊鏈、比特幣等關鍵字的人越來越多,當時什麼都不懂的他就此踏上區塊鏈研究。

彭少甫也分享着一個有趣的故事,他說「之前在上海的辦公室隔壁就是在做區塊公鏈項目的,當時自己辦了一個烤肉派對,現場端出臺灣香腸,讓隔壁辦公室的人聞香而來」,不過香腸有限,沒想到對方竟願意用公鏈項目的加密貨幣來交換,原以爲只是開開玩笑,但確實真的換到了幾萬枚,而這幾萬枚加密貨幣在隔年竟翻了幾百倍,彭說「香腸換加密貨幣的也只有我了吧」。

也是因爲有了這些「香腸換來的本金」,彭少甫開始積極參與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的投資研究,很幸運的是,他一投入就遇上牛市,讓他的獲利翻了近千倍,瞬間累積的數千萬的身家,也因這樣的獲利利潤太過驚人,他也開始認真的思考到背後風險問題。

▼彭少甫踏入區塊鏈後也瞭解到背後風險,進而開始推動正確的區塊鏈觀念。(圖/記者湯興漢攝)

因此,彭少甫在返臺後開始與朋友臺大成立區塊鏈研究社,他說「會想在臺大成立,主要是因爲加密貨幣大多是年輕人在玩,而加密貨幣背後的區塊鏈的技術及應用纔是最具潛力的,因此想要讓大家學生時期就培養好正確觀念」,而確實不少人不敢踏入區塊鏈的主因就是詐騙事件接連不斷,所以彭少甫更加積極地在全臺各地大學推動。

2019年彭少甫與朋友們串連了全臺15間學校的區塊鏈相關社團,成立了臺灣區塊鏈大學聯盟,專門針對「區塊鏈新手」進行基本觀念講解,其中,特別注重加密貨幣的正確觀念(怎樣識別詐騙,例如辨別假的交易所、解釋龐氏騙局釣魚網站、ICO騙局、冒名以及面交的危險性等等),並進一步辦理「區塊鏈金融法制讀書會」,專門讓大家瞭解加密貨幣、證券型代幣、DeFi的運作原理,從創新、監理、金融的角度去看這些東西的本質以及風險。由於該讀書會討論的主題在實務運作上有很大的重要性,因此開放給社會人士參加的十餘個名額吸引了上百人報名抽籤。

▲彭少甫(中)現在與其他幾位夥伴一起推動區塊鏈,希望能傳達正確觀念。(圖/記者湯興漢攝)

對於想投入加密貨幣的新手朋友,彭少甫也提出其中一套自己至今仍在使用的投資心法,就是「定期定額長線投資主流的加密貨幣」,他自己就是從2018年開始每天買1000元臺幣等值的比特幣直至今日。

並強調,「投資加密貨幣應該認真研究,我們在傳統的交易市場有多認真,在加密貨幣市場就應該加倍認真,因爲波動高、風險高。」掌握一定的知識量就能相對降低風險,這也是各項投資的不變法則

最後,彭少甫也說,區塊鏈及加密貨幣近年的火熱,確實讓不少人都相當好奇,因此他所推動的中華民國區塊鏈大學聯盟以及臺灣大學金融科技暨監理科技研究社,目前均有針對學生及社會大衆推出正確認識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的相關講座工作坊

他指出,每次的課程都有人拿詐騙、吸金的項目來詢問是否該買,工作同仁都努力勸退一堆大哥大姐,至今成功阻擋被詐騙的金額累計上千萬,算是功德不小。彭少甫更希望,大家可以深入瞭解區塊鏈,加密貨幣只是區塊鏈的其中一種應用,多瞭解就能看到區塊鏈的潛力及機會,說到底,「科技中性,但小心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