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經濟發展 專家:「賭」出來的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資深研究陳志強。(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近年來南韓經濟成長快速,對外貿易總額持續攀升。長期研究南韓經濟的工研院產經中心(IEK)資深研究員陳志強17日表示,南韓擅長集中火力,把80%國家資源,投注在具有利基產業發展上,就像賭徒「梭哈」一樣,一旦成功,「連本帶利都回來!」

南韓與臺灣在經濟發展條件上,相似性很高,兩者都是出口導向經濟體,且天然資源貧乏國內市場有限,不過自1997年起,南韓開始調整產業結構,並積極對外洽籤自由貿易協定(FTA),使對外貿易總額由1997年的3,376億美元,成長至2011年的1兆823億美元,且在近期完成與中國大陸的FTA實質談判,對臺灣經濟造成極大威脅

陳志強17日出席工研院「眺望201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他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南韓擁有良好的政策延續性,任何計劃方案,都有法源依據,明確規範主責單位工作內容,即使出現政黨輪替,仍要依法行政繼續執行既有政策,對於數量過多、不合時宜的專法,也會加以整並或刪減。

南韓早在2010年便訂出2040年的科學技術願景政府每5年就要提出1次科學基本計劃,全力發展具利基的科學技術。陳志強說,南韓透過集中和選擇,致力發展優勢產業,只要其中1、2項成功了,就可成爲國家經濟獲利來源,包括綠色成長(節能減碳相關產業)、資訊科技(IT)跨域整合,都是具體案例

在科技政策體系完整、勤於從事技術前瞻預測情況下,南韓創造了「賭」少數產業,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條件。陳志強分析,南韓若把國家資源分散至各產業,成功機率相對低,但將80%國家資源集中在部分優勢產業發展上,「我賭這個,只要成功,連本帶利都回來!」

南韓政府推動政策,當然也會面臨執政、在野意見不合的情形。不過陳志強說明,即使朝野鬥得很厲害,對於「讓國家強大」這項目標,仍有共識,不會爲反對而反對,就算內部吵翻天,對外還是炮口一致。

臺灣經濟發展,也有條件「賭」。陳志強認爲,臺灣不是沒在做技術前瞻,只是停留在「各部會各自做」,並未提升至國家級層次,若能把眼光放遠,捨棄「今年做,明年要績效」的短視思維,並建立完善政策規劃體系,一定有助提升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