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阿拉善盟 從沙漠變金森林

內蒙阿拉善盟沙漠變金森林

嫁接在梭梭根部開花肉蓯蓉。(新華社資料照片

阿拉善盟位置圖

內蒙古阿拉善盟,原先是草原天堂,但因過度放牧、乾旱氣候,讓草場沙化日益加劇牧民外逃異鄉。然而不想坐以待斃「生態難民」,開始種梭梭樹,讓綠地再現。此外,也有農民將肉蓯蓉,嫁接至梭梭樹,帶來龐大的農業收益

惡劣的環境,再加上政府禁止放牧,阿拉善盟的牧民無法生存,許多年輕人離開家鄉,逃往都市求生。然而卻有「生態難民」願和沙漠化抗爭,守住沙塵暴的最後一道防線,力抗惡劣的自然環境。

梭梭樹存活率逾9成

現年67歲的胡生黃,就是生態難民的其中一員。胡生黃說:「以前家中養了400多隻羊,靠着蒼天大地,就能過富裕的生活;但隨着畜牧總量加大,草場沙化日益加劇,翠綠的大草原就這麼消失。」

爲阻止黃沙蔓延,胡生黃和其他生態難民,決定用耐旱、耐寒的梭梭樹阻擋部分沙塵。雖然起初種植存活率極低,但經不斷嘗試,現今梭梭樹的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它的根也成功將遊走的沙漠套牢,綠地逐漸增加。

根部嫁接肉蓯蓉增值

梭梭樹不僅可鎖住沙丘,也替當地帶來農業商機;嫁接於梭梭樹根部的「肉蓯蓉」,是價格高昂數量稀少的中藥材。近年經人工培育之後,存活率高達40%,不僅吸引外流的牧民迴歸,更帶來可觀的收益。

統計指出,「肉蓯蓉」每年可替阿拉善盟帶入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收益,種植梭梭樹的農民吳維忠也說:「若『肉蓯蓉』的豐收,可替我賺進4萬元,再加上護林管護、生態公益林補助,收入可高達10萬,和牧羊時的2萬元相比,增進4倍之多。」

小 靈 通肉蓯蓉

生長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騰格裡沙漠腹地野生植物,常年生長在零下20至50度的環境,擁有「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稱;由於肉蓯蓉數量稀少,近千株沙漠植物梭梭樹只能採收7株,經大量挖掘後,數量急遽減少。

肉蓯蓉寄生於梭梭樹根部,不但具經濟價值藥用價值也極高,爲目前60種補益中藥,品位最高的藥物;具多種滋補成分,對男性的腎、性器官有極大效用

黃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