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發現契丹皇室避暑遺址!四面環山+黏土築成高臺基

▲這是契丹水晶臻品特展上展出的遼代鑲寶石描金水晶駱駝車。(圖/新華社

本報訊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人員在多倫淖爾境內發現遼代灤河行宮遺址。據瞭解,灤河行宮爲千年前的契丹皇族夏捺鉢之地。「捺鉢」是契丹語音譯,意爲「行營」。建立遼朝(916年-1125年)政權的契丹人屬於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契丹皇帝每年都要率領后妃皇子文武臣僚於不同的季節到不同的地點,進行不同內容軍政漁獵活動,由此形成獨具特色的四季捺鉢制度。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蓋之庸說,新發現的灤河行宮遺址,位於四面環山盆地裡,在15萬平方米的範圍內,發現12處夯土砌築建築底座,考古人員對其中一處進行了發掘。這處保存相對好的建築基址面積約240平方米,由黏土夯築形成高臺基,以青磚壘砌基礎,其上用黏土夯築牆體,內抹白灰,現多已坍塌。基址地面方磚鋪就,基址外面設迴廊和三條磚砌踏道。遺址出土遺物以建築構件爲主,主要有琉璃板瓦灰陶板瓦、簡瓦滴水、四葉蓮花飛鳥紋瓦當、銅泡釘鐵質構件等100餘件。考古人員根據這些出土建築構件判斷,這個遺址年代爲遼代中期。據瞭解,遼朝契丹皇帝夏捺鉢的時間在每年的四月中旬至七月中旬。夏捺鉢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率皇室成員後族嬪妃百官臣僚避暑納涼;二是召開夏季君臣會議,商討軍國大事。蓋之庸說,根據史料記載,遼代很多歷史事件與夏捺鉢有關,因此,這一遺址的發現是遼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發現。

2015年,考古人員在距離灤河行宮遺址2公里處發現蕭太后外孫女、即遼聖宗貴妃墓葬。這一考古發現當年被評爲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