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聘網CEO肖恆:從人才招聘走向職業社交

內聘網CEO肖恆演講

由本站科技主辦的五道口沙龍之“在線招聘”於4月27日在京舉辦。內聘網CEO肖恆在沙龍上表示,在線招聘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服務,二是去HR化,三是職業社交,而最後是大數據

對於內聘網的發展方向,肖恆坦言最後會走向職業社交。內聘網要先做推薦、招聘,再去做職業社交。肖恆認爲,剛開始要切入用戶痛點,慢慢的把他的核心需求邊緣化、泛化,往職業社交的路上走。

以下爲演講實錄:

主持人:感謝小亮的演講。下面邀請內聘網的CEO肖恆先生爲我們做演講。

肖恆:來之前我問主持人需要PPT嗎?她說不需要,我坐在那裡小亮說上PPT,結果我沒做。但之前剛好在1898咖啡館跟校友分享了一下,因爲剛好做了一期在線招聘發展趨勢和內聘網模式的分享,所以我直接用了這個PPT。

因爲這是在內部做的小範圍的分享,所以我也是比較客觀的發自內心的分享了一下招聘行業。這個PPT放在這兒,講起來我相信會被批,會炮轟我,但招聘市場太大了,每個人都在裡面做,是不是能夠實實在在的把我的東西給弄出來,對與錯大夥批,好的贊,不好的再改進。

內聘網是一個孩子,非常小的一個孩子,這個產品到現在差不多剛半歲。內聘網做的是什麼事?做的就是互聯網人才的推薦。從三個方面跟大家分享,第一個方面就是招聘行業,在線招聘發展的過程和趨勢。第二介紹內聘網,第三內聘網模式的思考。

在線招聘我個人認爲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考慮。一是信息平臺,這是中國第一代的招聘行業,包括58、趕集,趕集網說他去年有8000萬的收費,看簡歷是收費的,就是一個平臺,沒有任何的服務在裡面,他可能有服務,但相對於整個平臺而言他就是一個平臺,服務還比較少。二是服務做的最深的就是獵頭,剛出來的就是獵聘網和舉賢,一端是中高端用戶,另一端就是獵頭。他特別希望做的事是獵頭在整個平臺上能不能找到中高端的人羣。獵頭把職業獵頭做成業餘獵頭之後,提高了簡歷的量,人人獵頭是走量的,但是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舉賢網的CEO我拜訪過他,現在有4萬的獵頭顧問,活躍度是10%。後來我看到了他的數據,專業獵頭的成單率都比較低,業餘獵頭的成單率有多高。去年12月份我做了一個嘗試,找了20個兼職客服,就是業餘獵頭。我讓20個獵頭跟我合作推薦人,推薦了100多個人成了一單,這就是業餘獵頭。業餘獵頭成單率是很低的,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獵上網做了一件事在解決獵頭的困難,獵頭有好幾個困難,第一個困難人力資源。爲什麼獵頭要上獵聘網和舉賢網,高端人羣要在上面找。第二個困難是一個獵頭要去BD一家企業,他要花很長的時間,大的獵頭公司無所謂,但對於微小型的獵頭公司真的很困難。微小型公司在BD這塊會花很大的時間成本。第三個困難是我花了很大的勁把阿里巴巴逼下來了。如果說阿里巴巴有兩塊業務,逼下來之後手頭上的人力資源在A業務,但是發現要招的人是B業務,跟你的業務不對接,有這種情況。所以獵頭的三大困難獵聘網、舉賢網在做第一件事情,獵上網在做第二件事情。所以對於獵頭而言,降低了他BD企業的時間成本,能夠把精準的人力資源推出去,獵上網做的非常棒。

說說垂直領域。互聯網的拉勾網,包括內聘網和內推網,每一個產品,包括跟他的團隊創始人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每個人的出身不一樣決定產品的方向是不一樣的。爲什麼拉勾網給用戶的體驗這麼好,拉勾網是基於3W咖啡來做,互聯網創業的人羣特別多。互聯網產品不斷的發展,產品是未看其人先聞其聲,團隊還不知道但我就看到產品了,拉勾網呈現的非常好,把創始人信息都呈現的非常的前面。這有一個好處,產品的知名度先於企業來走,而且很多微小型公司是有行業資源的,他是有吸引力的。

內推網最原始的最原生態的理解就是推薦,但它跟原生態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內推基於原生態的概念出來之後,再往前走,他是我們不認識,但是你把簡歷給我,我給企業做第一步的篩選推進過去。這個概念非常的棒,兩個點特別的棒。對於求職者降低了招聘門檻,一想內部推薦,很棒,我試一試。內部推薦靠譜,另外這個人對企業文化和崗位需求非常的清楚。我還沒跟HR聊呢就已經非常清楚了。企業內部的人是伯樂獎金。打了一個點就是C2C,求職者和項目領導直接對接,對求職者的好處在哪兒?我跟未來的上司直接對接,多漂亮,直接給他看。而且在企業裡面,特別是微小型企業,快速招人的小微型企業裡,對人才的篩選有直接的權力的是項目的領導。項目的領導覺得OK基本上就是談薪酬。但是快簡歷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微小型企業,我的項目領導者,每天能拿出50%的時間篩選簡歷嗎?不會,這是他要解決的困難。

爲什麼我要把職業社交提出來?因爲現在很多的職業社交平臺都會去加招聘的成分,而且越加越重。社交需要很多的時間成本,尤其是在中國做社交,中國目前做社交的職業環境我是不看好的。

招聘行業真正的表現,他要做什麼事情,剛纔是四維度四種分類,我認爲在這個地方是兩維度。所有的招聘類產品從兩個方向來解決問題,一個是方向是質,另一個方向是量。哪些產品是質,哪些產品是量。量趕集、58、人人獵頭,質是內聘網、舉賢網。天極網處於中間。一個好的職業社交網站,在這個上面不僅僅是簡歷,還有他的一些背景,感興趣的話題,加入什麼樣的羣,甚至博客,他的信息呈現的是很全面的,這是好的職業社交網站。有這麼多信息的時候,他一定是質量比較高的,我看到所有東西之後,我對這個人大概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

從職業社交網站的角度來講,首先抓的是質。內部人人HR做了第一輪的篩選,必須有一個篩選,必須做你的人才背書。所以在質和量的中間再往這塊走,拉勾的簡歷我覺得是量多,量多帶動質。

在線招聘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服務,除了獵頭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服務,推薦服務,這是內聘網要做的,把這種工作切入線下。內聘網想做的是服務,只有服務做的好才能走遠。第二是去HR,最明顯的就是內推網加快簡歷。我想說的去HR是對於小微型企業有沒有人力資源外包,小微型企業沒有自己專門的HR。三是職業社交,一定能走,某一天一定能走通,而且社交是幾大方向都會往前走的一個點。最後是大數據,你能不能像百度一樣把這個人在平臺上所有的信息都扒下來。最近我聽說一個人在跟新浪微博合作,把新浪微博上所有人的信息都扒下來,但我覺得意義不大,真正的價值是在基礎社區的東西能不能扒下來,這就是大數據。

內聘網雖然是半歲的產品,但也做了很多的事情,在北大科技園做了很多的事情。這是前一段時間在清華大學搞的高教社區論壇,搞了創新式的招聘服務。我們的網站上線到現在才一個多月,已經快400家企業了,成功推薦面試300多個。

我們也跟北大校友聯合會等等成爲了戰略合作伙伴。招聘也太大,抱團做。很多人問過我爲什麼叫內聘網。我說一下,內推做的事我在2012年4月份就想做了。我跟王忠選觀點有點不太一樣,我在2012年4月份爲什麼要做內推這個產品?我周圍有好幾個朋友,4、5個工作經驗6年的,他們找工作不是通過獵頭。剛纔你說工作3年不好推薦,但IT男的工作面越來越窄,人脈越來越窄的時候,我想被推薦找工作的時候周圍就那幾個朋友,能不能推薦到合適的,所以最後通過58等招聘去的。還有另外一種,獵頭真的能夠把一個候選人抓的很準的是特別高端的人,因爲他要通過線下,工作5年經歷的獵頭不會在你身上花太多的時間,就電話溝通一下,這就意味着對這部分人把握的並不是很準。考慮到情感,考慮到企業文化,考慮到離家的遠近,最後沒有成單。好,我先搞好關係,搞企業關係,搞校友關係,搞了以後裡面都是關係,職業社交,失敗了。爲什麼失敗了?我們沒有做到剛性的職業需求。我沉默的3個月,9月份回到原點,結果一看小亮把內推做了,好,搞內聘,內聘做的是基礎推薦。

內聘網的發展思路,我想幹什麼事情。我爲什麼要做推薦?而且爲什麼要切到線下做服務,不做信息平臺?我想做兩件事情。我切了服務,我服務了你,我把你跟上。招聘行業是這樣的,高頻度,低頻度,我要服務好你,服務好上帝,我服務好上帝了才能給我錢,所以我幫你做職業規劃。企業方如果服務能切進來,將來能不能走企業SaaS。

介紹一下我。我是80年生的,2005年北大研究生畢業之後在日本呆了4年,後來去了美國。經濟危機把我打垮了,沒多長時間就去了歐洲,做歐洲高端客戶推廣,搞了兩年2012年4月份回來創業,到現在兩年。做職來職去和內聘網。

提問:肖總的演講很精彩。我今天聽了很多創業公司的演講,個人覺得沒有抓住重點。舉個例子,一個部門他需要管比如說人財物,綜合這些資源去發展他的業務,財歸財務部門,物歸採購部門,人就歸HR管。喬布斯說了一句話,他不願意做企業市場,爲什麼?是因爲用的人和決策人是不一樣的。用的人部門在用,決策可能是採購部門在做,所以採購東西和用的人不匹配。人的問題和物實際上比它的問題更大,他把人的招聘放到了HR,HR什麼都不懂,我可以這樣講,我做過一段時間的獵頭,做的當然不是很成功。我覺得黃小亮做的比較好,去HR化,招人是內部的事情,但是有一個問題,內部的人如果去招人的話精力不夠,你放10個簡歷,有3個合格的是可以的,如果10個簡歷只有1個合格的,又扔給HR了,因爲HR乾的就是這樣的事。所以我覺得招聘市場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問題,就是因爲企業方的招聘流程不對,出現信息不對稱主要是這個問題,應該聚焦這個地方想一些辦法。因爲你去服務一些不專業的人,他得到的信息很少,你服務再好也達不到很大的效果。這是我的觀點。

提問:肖總我是思博網(音)的,我們也在做一個人才網站,有一些思路跟你比較相近,但有一些困惑。您剛纔提到在中國做職業社交不是特別的看好,但是後來您又提到需要把人才的大數據爬到您的網上來,這是不是也是基於社交網站的基礎,如果是怎麼做。

肖恆:剛開始不是,但是會走向職業社交。其實這個問題你問小亮是最好的,他正在做這件事情。你剛纔說了我將來會做大數據,大數據裡面會做職業社交,其實不是說由於我要做職業社交有了大數據,而是因爲我要先做推薦、先做招聘,再去做職業社交。這就是我剛纔說的爲什麼職來職去會失敗,剛開始你要切入用戶的痛點,慢慢的把他的核心需求邊緣化、泛化,往職業社交的路上走,剛開始就切職業社交是很困難的,真的很困難。爲什麼職業社交很困難?一是中國的社會信用。中國人有一種心理,對外人或多或少想要吹噓一下自己。一旦往這裡一放所有人都能看得見,所以我要讓誰看見不要讓誰看見,這都是一種心理。另外是圈子,越到高處的人的圈子越往線下走,反正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百曉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