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準了 蔣萬安拍板濱江水資中心啟動土徵、2030營運

濱江水資再生中心歷經一年兩個月審查,內政部本週一終於覈准土地徵收。(未來模擬圖)北市工務局衛工處提供

臺北市繼民生水資源再生中心後,濱江水資再生中心歷經一年兩個月審查,內政部週一覈准土地徵收,北市府將開始啓動五公頃用地土徵作業,將斥資64.3億元在濱江街再建一座水資源中心,預計2029完工、2030年營運,每日將可三級處理16萬噸污水,加上未來社子島水資中心,臺北市2030年全市污水將可完全自主處理。

先前協助北市污水的新北八里污水廠移交引發爭議,因北市府1997年起代操作八里廠,行政院2017年同意由新北市府接管,但截至去年辦155次清點會勘會議,新北市府全缺席,當時北市長蔣萬安還稱「不應該」,不過經副市長李四川協調,目前移交作業兩週一次,正進行設備清點,完成後將接續進行改善、點交、及正式移交。

由於目前臺北市每日生活污水、截流水有約100萬噸需處理,現有迪化、內湖污水廠處理量約70萬噸,還需仰賴新北八里廠協助,年須花費一億元經費,市長蔣萬安爲達成北市污水全數自主處理,並朝三級處理比率達50%邁進,除民生水資再生中心明年9月將完工,濱江水資中心土徵計劃覈准後,也將着手興建。

濱江水資中心基地鄰近松山機場,總面積5.05公頃,連帶規畫停車場、滯洪池及飛機觀景公園。市長蔣萬安本週市政會議拍板,將啓動濱江再生水資源中心的土地徵收程序,臺北市將朝2030污水自主處理邁進。

北市副秘書長張溫德表示,目前濱江水資中心用地現況爲鐵皮工廠,約1百多名地主、20多戶合法建物,已完成初步查估發價,有三分之一地主已同意協議價購,剩下將走土地徵收程序。

衛工處長程培嘉表示,未來濱江廠將可處理日16萬噸污水、加上後續規畫的社子島廠處理3.5萬噸,加上現有迪化廠每日處理50萬噸,民生水資中心、內湖廠各處理4萬、24萬噸,臺北市的污水處理總量將可達到97.5公里,達成全自主處理能量。

副秘張溫德也提到,臺北市除2030目標將達成全污水自主處理,處理能量陸續升級爲三級處理,排出的污水水質將優化十多倍,可以確保未來基隆、淡水河水質,不僅水體溶氧量增加,也可讓臺北市的河川恢復生物多樣性。

濱江水資再生中心歷經一年兩個月審查,內政部本週一終於覈准土地徵收。(現況圖)北市工務局衛工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