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撞吧”!5年製造83萬起事故,老年代步車的管理到底卡在哪兒?

最近,兩段視頻引發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一是一名老大爺駕駛着老年代步車機動車道逆行,跟一正常行駛的小轎車來了個“頂牛”。老大爺拎着電瓶棄車而去,還對車主放言:“你撞吧!”

一是一位交警在對一輛老年代步車執法時,發現車主實爲青年男子,對方還回懟:不警告罰款?我開了四五年都沒事,就今天拖車罰款?僅此一瞥,就讓人感受到了老年代步車的駕駛之亂和管理之難。

這麼多年來,老年代步車在運動式執法和間歇性抨擊中越來越多。隨機採訪一位司機,都能給你列出老年代步車的“罪狀”:

·無視交規。不論是機動車道,還是非機動車道,哪裡有空哪裡鑽。

·隨意停放。在城市裡“見縫插針”,由於沒有號牌,即便停在收費車位也能堂而皇之免費開走。

·糾紛難解。老年代步車無保險,駕駛人也沒駕照,一旦發生事故,處理起來費神勞力

道路擁堵、車位緊張是各大城市客觀現實,大量老年代步車加入其中,勢必加劇交通壓力。更重要的是,這些車中的許多都近乎於簡配機動車,發生事故是可以想見的。公安交管部門在2019年公佈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因老年代步車引發的交通事故高達83萬起,其中造成1.8萬人死亡、18.6萬人受傷,引發的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年均分別增長23.3%和30.9%。可見,老年代步車到了不能不管的時候。

但話說回來,這已是老生常談。各地幾乎每年都要開展幾次集中打擊,而一陣風式的治理收效甚微,一些駕駛者“能生產,能買賣,爲啥不讓上路”的反問更時常讓執法者語塞。我們不妨拆解一下問題,逐條剖析癥結所在——

第一,國家是否許可生產老年代步車?

相關資料顯示,國家許可生產的實爲輪椅車單人車,其標準爲“由電能驅動僅承載1人且使用者體重不超過120kg的殘疾者或者老年人,包含電動三輪、四輪車輛,最大速度不得大於15km/h,長寬不得大於1.6米×0.75米。”

目前,市面上的許多老年代步車其實是在此基礎上的“變種”。工信部等六部委在2018年11月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嚴禁新增低速電動車產能”。

第二,已經購買的老年代步車可否上路?

面對存量,各地管理舉措不一。就北京而言,有關辦法明確: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未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摩托車(含輕便摩托車)、動力裝置驅動的三輪車、四輪車。也就是說,市面上那些“四不像”是不能上路行駛的。

第三,既然禁止上路,爲何“四不像”還在橫行?

衆所周知,執法要於法有據。目前,北京已邁出了第一步,明確街面上那些“四不像”的機動車屬性,爲事故認定降低了難度。但12345熱線在2020年11月底回覆公衆問詢時表示,電動三輪、四輪車(老年代步車)的具體細則尚在制定當中。

釐清了這些問題,我們就能看出當前情況的本質:旺盛的用車需求以及老年代步車極低的使用門檻,讓其迅速打開了市場。從生產到執法等環節牽涉不同部門,甚至不同省市之間的管理尺度也不同,協調起來的高昂成本讓管理落了後。

我們常說,“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所謂城市治理,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近些年,上上下下都在補齊理順老年代步車的監管體系,現存的種種問題終將被慢慢消化掉。

就北京來說,建章立制工作在緊鑼密鼓進行,一場專項整治行動也在有序開展:市場監管部門集中打擊生產、銷售未經國家許可的電動三、四輪車違法行爲;公安部門阻斷非法車輛進京渠道,會同交通、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對非法運營、違法上路、擾亂秩序行爲同時取證。

當然,在“堵”的同時,相關部門也要積極地“疏”。從打通慢行網絡,到增加社區巴士,再到完善搖號新政,想方設法滿足出行需求。“堵”“疏”兩手抓,這個隱患終將在不遠的未來得以消除,這場治理也將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原標題:5年製造83萬起事故,老年代步車的管理卡在哪兒)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評論員崔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