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美.食-一口臘味就是年 晶華酒店晶華軒自制臘肉臘腸只送不賣

調味後的五花肉先從豬皮處穿孔,再穿入棉繩後吊掛。圖/姚舜

〈晶華軒〉的手工自制臘腸,每一條都胖嘟嘟的,且吃得到「肉塊」。圖/姚舜

鄔海明手作臘腸,用的是噶瑪蘭黑豬梅花肉的邊角料,也就是作菜時切割、修下的零碎肉。圖/姚舜

鄔海明手工自制臘肉,是挑選肥瘦適中的上選五花肉切條,以高酒精濃度白酒洗過後,用料水浸泡使之入味。圖/姚舜

從剖面看,〈晶華軒〉手工自制臘肉有肥有瘦、相當誘人。圖/姚舜

鄔海明和夥伴將絞肉用金屬漏斗灌入腸衣,灌時還不時用木棒將絞肉「塞」入腸衣中。圖/姚舜

除了臘腸,臺北晶華酒店〈晶華軒〉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亦帶着夥伴手工自制臘肉。圖/姚舜

晶華軒

五星飯店曬臘腸,這真是現代都會難得一見的「奇景」。 臺北晶華酒店的屋頂,遮風避雨的棚架,晾着一串串的手作臘腸與臘肉,一串串、胖嘟嘟臘腸,以及肥瘦交錯的豬五花肉,等待着冬日暖陽的洗禮和冷風的吹拂。這是臺北晶華酒店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帶着〈晶華軒〉內場夥伴一起自制的「作品」。而且,只送不賣。

「非賣品!」,鄔海明說,〈晶華軒〉這兩年生意好,主要原因是受到很多老客人照顧。現在快過年了,他想用傳統作法作一些臘腸、臘肉跟老客人分享。因爲數量不是太多,只會贈送給常客或貴賓當作年節伴手禮,或是作臘味糯米飯、下酒菜,「給大家吃吃看,沒想到要賣」。

「冬臘風醃,蓄以御冬」,做臘肉,源於中國,是有逾千年歷史的常民生活飲食智慧。每至臘月、「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準備過年,暫時用不到、吃不完的肉,用鹽巴、各種辛香料或醬汁料酒,先醃漬、浸泡入味,俟一定時日後再用繩索串掛、風乾。有些還會再煙燻、烘烤,賦予更多不同的味道。

在大陸,很多省份的人都有冬天做臘肉的傳統,據考,這樣食俗至今歷史已逾2000年了。「一口臘味就是年!」,對很多上個世代的人來說,「臘味」,就是「年味」。「市場上開始出現了大量的臘腸、臘肉,代表着快過年了。

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形容臘味讓人格外有感:「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鄔海明帶着夥伴一起用古法手作臘腸臘肉,不啻也是一種情懷。帶着大家「回味舊食光」的情懷。

鄔海明手作臘腸,用的是葛瑪蘭黑豬梅花肉的邊角料,也就是作菜時切割、修下的零碎肉。說起來,這也算是「循環經濟」的一種實踐吧。他沒用絞肉機,而是用手工切碎,並保留部分肉塊。然後將這些帶着油脂的碎絞肉放到大盆中,加了生薑、玫瑰酒、生抽等調味,並用手攪拌使味道均勻。

灌腸不難,但頗費力。鄔海明和夥伴將絞肉用金屬漏斗灌入腸衣,灌時還不時用木棒將絞肉「塞」入腸衣中,每灌一段,要把空氣擠出,把腸衣填滿,再扭捲成段,全程都是手工。鄔海明說,看天氣,吊掛風乾時間大約要兩星期。

至於臘肉,則是挑選肥瘦適中的上選五花肉切條,以高酒精濃度白酒洗過後,用料水浸泡使之入味。料水是以姜、蒜、冰糖、胡椒粉、花椒粒調製並過篩。調味後的五花肉先從豬皮處穿孔,再穿入棉繩後吊掛。吊掛風乾也約兩週。

每至過年,不少家庭都會採買臘肉、臘腸應景,傳統市場有些專賣火腿、臘腸與臘肉的知名老字號,更是被擠爆。倒是時至今日,少有聽聞五星級觀光飯店大廚手工自制臘腸或臘肉了,畢竟,做高檔外帶外賣年菜已忙不過來,實在沒時間再做臘味。鄔海明今年爲常客與貴賓手工自制臘腸、腸肉,客人嚐到的不只是臘味、年味,還有人情味…。

晶華軒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3樓

電話:02-2521-500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