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歧視│臺中「不老夢想125號」打破刻板印象!店裡最年輕員工56歲

「不老夢想125號」是一間銀髮族工作的餐廳,是弘道基金會在二○一六年爲推動中高齡就業而設立的實驗場域。 圖/弘道基金會提供

碧如姐的孩子跟她說:「妳這麼多歲了去做服務生?有辦法嗎?」寶秀姐曾去小吃店應徵,和老闆相談甚歡,已在討論到班時間了,老闆聽到她的年紀,說了「妳把履歷放着」,就再也沒聯絡。

碧如姐和寶秀姐後來都到了臺中市區的「不老夢想125號」工作,這裡是弘道基金會在二○一六年爲推動中高齡就業而設立的實驗場域,內場廚師、外場服務員到送餐者,目前由十四位平均六十四歲的員工負責,聘僱最年輕的員工是五十六歲。

弘道這幾年透過職務再設計、調整工時、適合的職訓,讓中高齡生力軍成爲「不老夢想125號」亮點。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認爲,只要社會仍充斥「老了就怎麼樣、老了不能做什麼、老了只能怎麼樣」的偏見,友善中高齡的職場就不易做到,她認爲,要讓中高齡以上的就業環境更友善,首先要強化年齡歧視的教育。

而政府端,也可以積極地建立不同產業的友善中高齡就業模組。

李若綺說,勞動部每兩年舉辦友善中高齡就業的企業表揚,她是活動評審,初期被表揚企業的做法的確可鼓舞其他企業。但她觀察,近幾年被表揚的產業大同小異,做法也愈來愈像,如果要鼓勵更多企業投入,應分不同產業產出不同模組,讓有意願歡迎中高齡員工卻不知如何開始的企業,可依產業別,從模組去找方法使用。最後她建議,可以調整政策及優化現有資源,鼓勵每個工作者提早思考第二職涯。

目前中高齡就業專法有一條是補助僱主,在他們的勞工滿六十四歲時準備、調適及再就業時給予相關協助,使用率極低。李若綺建議將這個補助的年齡往下降,畢竟六十四歲才做退休準備實在太晚了;並且應該允許勞工自主申請,做自己的職涯規畫,讓想要再就業的中高齡在思考第二職涯時是有資源的。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