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A股IPO募資超4200億元 科創板創業板佔比超六成

(原標題:年內A股IPO募資超4200億元 科創板創業合計佔比超六成)

本報記者 吳曉璐

“支持優質中小企業開展股權融資,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資本市場有機結合。”近日,工信部副部長江平在2020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高峰論壇上表示。

隨着註冊制改革的推進,A股IPO融資規模大幅增長,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小科創企業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支持。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2日,年內有346家公司登陸A股,合計IPO募資4290.39億元。從板塊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IPO募資合計佔比66.82%。從行業來看,電子醫藥生物行業IPO募資規模位居前二,分別爲936.04億元和523.43億元,而在此背後,科創板和創業板兩個板塊,合計貢獻了約九成。

年內A股IPO募資

爲近10年新高

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梳理,A股成立30年來,年IPO募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的僅有3次,分別爲2010年的4828億元,2007年的4768億元,以及今年以來的4290.39億元(截至12月2日)。也就是說,今年A股IPO募資規模已成爲自2011年以來(近10年)的新高。

粵開證券研究院負責人康崇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年內IPO融資規模大幅提升,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其一,與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加速推進有關。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註冊制,簡化了企業發行上市融資的審批流程,提升了融資效率;其二,與政策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相關。監管部門通過金融體系改革,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科技類企業登陸A股;其三,與年內流動性整體相對寬鬆有關。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導下,社會財富配置重心向金融資產轉移,提升二級市場信心

“今年IPO融資規模大幅增長,是註冊制改革成功的體現,有資本市場發展和提高直接融資佔比的因素,也是金融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果。”談及今年IPO融資規模大幅增長,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中國經濟持續復甦和註冊制即將全面推進的背景下,未來A股IPO融資規模有望持續擴大、繼續增長。

從企業性質來看,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年內實現IPO的346家企業中,有289家爲民營企業,佔比83.53%,較去年同期提升14個百分點,IPO募資金額爲2590.39億元,佔比60.38%,較去年同期提升8.47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市場的力量和民營經濟的活力。今年民營企業IPO數量佔比提升,反映了註冊制對於民營經濟的服務力度效果。”田利輝表示。

電子、醫藥生物

IPO募資規模領先

隨着註冊制改革的推進,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對中小科創企業的融資支持進一步加大。截至12月2日,年內科創板和創業板IPO募資規模分別爲2047.43億元和819.38億元,合計爲2866.81億元,在年內A股IPO募資總額中佔比66.82%。

“資本市場在服務中小企業和創新經濟融資方面具有獨特作用。”中證金融研究院院長張望軍表示,資本市場可以有效識別風險並準確估值;多層次資本市場可以爲不同生命週期的企業提供全方位融資服務;資本市場特有的風險代償機制,可以推動資本要素向更多中小企業聚集。

從行業方面來看,年內A股IPO公司中,電子行業募資規模遙遙領先,44家公司募資936.04億元,醫藥生物次之,39家公司募資523.43億元。在這兩個新興行業的IPO募資中,科創板和創業板貢獻頗多。

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2日,年內電子行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的IPO募資爲852.72億元,佔其A股IPO募資總額的比例爲91.1%,醫藥生物行業在科創板和創業板的IPO募資爲460.82億元,佔其A股IPO募資總額的比例爲88.04%,均約九成。

康崇利認爲,從板塊定位來看,科創板強調企業的“科創屬性”,創業板則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與主板相比,多元化及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標準,爲未盈利的企業預留了一定上市空間,發揮了資本反哺實體經濟的作用,利好優質中小科技企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