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清盤基金數量達110只 同比激增214%

證券時報記者 林雪

今年市場震盪加劇,公募基金清盤情況也越來越多。數據顯示,6月以來約10只基金宣告清盤,讓今年清盤基金數量升至110只,同比激增214%。這些清盤基金中既有債券基金,也有主動權益基金。

6月9日,南方聚利1年公告稱,截至2021年6月8日,該基金的當日基金資產淨值減去當日淨贖回金額後已低於3000萬元,2021年6月10日本次開放期屆滿時資產淨值將低於5000萬元,屆時基金管理人將與基金託管人協商一致後決定終止本基金《基金合同》,並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此外,6月公告清盤的基金還包括中銀新藍籌華安鼎利、南方榮發定期開放、銀華多元收益等。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從基金到期日看,今年以來共有110只公募基金產品宣佈清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5只,同比激增214%。從基金類型看,清盤最多的是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有27只清盤;其次是靈活配置型基金,有21只清盤;此外,偏債混合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基金分別有15只、11只清盤。

實際上,隨着基金行業不斷成熟壯大,這幾年行業對基金清盤認知度和接受度在提高,清盤基金的數量也明顯上升。Wind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清盤基金數量都不足40只;2017年陡然升至108只,2018年更是高達428只;2019年、2020年清盤基金數量分別達到132只、170只。

“目前國內公募基金清盤的數量,相比美國市場並不算多。清盤是市場優勝劣汰、不斷選擇和優化過程。現在公募基金總數有七八千隻,對於投資者來說,面臨很大的選擇困難,因爲公募是高度標準化的產品,基金越多意味着未來同質化競爭加劇,小微基金不斷出現是必然的。”某資深基金研究人士稱,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小微基金運營成本大於收入,還要佔用基金經理資源,其實清盤了,可以讓資源集中在更好的產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