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四家信託公司完成增資 增資總額超160億元

(原標題:年內四家信託公司完成增資 增資總額超160億元)

11月6日,財信信託、國元信託同日發佈增資完成公告。相關公告顯示,通過增資,財信信託、國元信託的註冊資本分別已增至43.8億元和42億元,均處於行業中游水平。

在此之前,記者獲悉,建信信託、江蘇信託均已完成增資,註冊資本分別達到105億元、87.6億元。以此計算,四家信託公司增資總額超過160億元。

除此之外,今年還有五礦信託、陝國投也正在增資中。五礦信託增資或年內完成,註冊資本有望突破百億元,躋身行業最前列。

業內普遍認爲,隨着資金信託新規腳步漸近,資本金實力將與信託業務規模深度捆綁,這就使新規前的窗口期變得十分重要,也就不難解釋多家信託公司都在突擊擴大資本金規模,以便在未來佔據競爭優勢

財信信託前三季度

淨利潤是去年全年1.8倍

財信信託、國元信託均是所在省份湖南安徽)唯一的一家省級信託公司。

這一身份對於全國性的信託公司而言,既是便利,也是約束。便利在於這些信託公司在當地往往具備巨大的金融資源及業務優勢,約束在於省屬企業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業務外延的腳步。

不過,今年來兩家信託公司的業績着實亮眼,尤其是財信信託,淨利潤取得不小增幅

相關年報顯示,2019年財信信託實現淨利潤2.49億元。據瞭解,2020年前三季度,財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8.73億元,淨利潤4.47億元。以此計算,財信信託前三季度的淨利潤是去年全年的179.52%。

公開信息顯示,國元信託2020年1月份-10月份實現營業收入7.48億元、利潤總額6.22億元、淨利潤5.34億元。單從淨利潤指標而看,相比於2019年的4.39億元增長21.64%。

從目前業績來看,今年財信信託與國元信託增長迅猛,這無疑給股東方增添更多增資的信心

從增資來看,財信信託原有股東及出資比例保持不變,以資本公積轉增註冊資本的方式,將註冊資本由24.51億元增至43.8億元;國元信託則是通過募集現金和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的方式增加註冊資本金,註冊資本由30億元增加至42億元。

增資完成後,信託公司也對未來長遠發展充滿信心。如國元信託表示,此次增資不僅對提升公司資本實力、提高抵禦風險能力、增強市場影響力等具有直接推動作用,同時,也有利於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加強公司治理,爲創新轉型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對此,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5月份,《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發佈對信託公司資本金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資金信託新規將資金信託業務開展的規模限制與信託公司淨資產掛鉤,這就促使信託公司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資本補充機制,以增加資本實力。

“百億資本金俱樂部

增至8席

相較於以上兩家,建信信託的增資堪稱大手筆。7月初,北京銀保監會批覆同意了建信信託的增資申請,註冊資本將由24.67億元增至105億元,持股比例保持不變。記者查閱天眼查發現,建信信託的增資已完成,於9月初變更註冊資本至105億元。

由此,信託行業“百億資本金俱樂部”擴容至8個席位,建信信託以105億元的註冊資本位列第6位。目前,據不完全統計,68家信託公司中有8家註冊資本超過100億元,分別爲重慶信託(150億元)、平安信託(130億元)、中融信託(120億元)、中信信託(112.76億元)、華潤信託(110億元)、建信信託(105億元)、崑崙信託(102.27億元)、興業信託(100億元)。

江蘇信託於10月底發佈公告,宣佈增資完成,註冊資本由37.6億元增至87.6億元,已完成工商變更。

據此,年內已有財信信託、國元信託、建信信託、江蘇信託4家完成增資,增資總額達162億元。

五礦信託的增資有望年內完成,或將邁入“百億資本金俱樂部”。

今年5月底,五礦資本發佈公告,擬對子公司五礦信託增資不超過55億元。公告透露,此次增資爲股東同比例增資,以五礦資本持有股份78%倒推,該輪五礦信託的增資總額或超過70億元。目前,五礦信託的註冊資本爲60億元。以此估算,增資完成後,五礦信託的註冊資本有望超過100億元。對此,有知情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道,“五礦信託的此次增資預計在年內完成”。

此外,陝國投的增資也在緊鑼密鼓中,將採取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不超過37億元來補充資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資的信託公司股東背景多爲央企或地方國企,實力相當不俗。另一方面,未來實力較弱的股東或存退出的可能。

2020年2月份,銀保監會發布《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辦法》對信託公司的股東資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明確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東即爲信託公司“主要股東”。同時規定,“投資人擬作爲信託公司主要股東的,應當具備持續的資本補充能力,並根據監管規定書面承諾在必要時向信託公司補充資本”等。

對此,百瑞信託博士後工作站研究員謝運博對記者分析道,“可以合理地預計,爲了滿足信託公司主要股東資本補充承諾的要求,部分實力較弱的原股東或將被動地退出‘主要股東’之列,將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