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彩虹樂團挑戰“貝多芬馬拉松”

“滬上顏值最高、最會玩的交響樂團。距離成爲百年名團還有90年。”這是彩虹室內樂團的微博簡介。“彩虹室內樂團?是張士超拿走鑰匙那個團嗎?”至今還有很多人把他們與金承志的彩虹室內合唱團搞混,的確有點心酸”。十年前,兩個團體共同誕生於上海音樂學院,後來合唱團因爲“神曲”《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爆火,樂團卻遲遲未“出圈”。

目前,彩虹室內樂團成員平均年齡25歲,有學生銀行職員、飛機維修師等,每週只能擠出一天時間排練。但他們最近卻幹出一件大事——用三場音樂會演完貝多芬九部交響曲。12月26日、12月27日、1月3日,他們在上海交響樂音樂廳帶來一場貝多芬馬拉松。短期內密集上演、每場演三部交響曲、耗時兩個半小時,如此高難度的事,在國內外一流職業樂團中也屬罕見。

這是彩虹室內樂團“蓄謀已久”的隆重登場,也是一羣年輕人的倔強。

比起安全,寧願危險而有趣

“停。圓號別站那兒了,試試一邊吹一邊往前走過去。”第一場走臺時,彩虹室內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薛源對站在二樓走廊的圓號手說。

圓號手有些不情願。如果邊走邊吹,他就沒法看指揮,氣息也不會那麼穩定,但他拗不過薛源的堅持,只得重新嘗試了一遍。

“這是貝三英雄交響曲’的末樂章,這段圓號露骨地描寫了拿破崙的加冕。我讓圓號走過去,前後兩位侍從舉着燈,看上去有點荒誕。但當年拿破崙的加冕,在貝多芬心中也同樣荒誕。”薛源解釋。

成立彩虹室內樂團的時候,薛源還是上海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創始成員只有十幾位,如今已壯大到近百位,從室內樂團擴充成一支交響樂團。2017年從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畢業歸國後,薛源就立志要帶領樂團挑戰貝多芬九部交響曲。

比起貝多芬,演動漫、電影音樂更有市場,更容易養活樂團,可彩虹室內樂團更希望挑戰自己,演喜歡的曲目。剛起步時,樂團連音樂廳租金也得衆籌。如今,樂團積攢起商演票房,用來租下一次演出的音樂廳,如此循環,讓樂團在生存下去的同時能堅持夢想

經過兩年籌備,樂團終於把貝多芬九部交響曲一部一部啃下來了。

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週年,全世界都在紀念這位樂聖,爲什麼要聽一支業餘的交響樂團演他的作品?薛源說:“我們這個樂團的氣質和貝多芬有點相似,都很‘敢’——敢拉、敢吹、敢放。”在排練場上,薛源不止一次強調“亮點”,他不怕出錯,甚至“爲了一個亮點,願意容忍三個瑕疵”。就比如“英雄交響曲”末尾的圓號獨奏,他願意犧牲聽覺上的完美,增加視覺上的衝擊。

“亮點是伴隨風險的,職業交響樂團可能會因爲種種原因不願冒險。但我們不同,我們不怕‘死’,寧願危險而有趣。”薛源說。

35歲退休,讓樂團永遠年輕

12月26日的第一場,演到晚上10時,第二天早上10時又要走臺,準備下午3時的第二場演出。在不到24小時內演完貝多芬的六部交響樂,簡直是挑戰身體的極限。

兩年前,一位樂團成員就開始爲音樂會設計海報。第一場音樂會的海報,模仿名畫《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只是馬背上的拿破崙變成了貝多芬。第二張海報模仿米開朗基羅的壁畫《創世紀》。第三張海報則是後期的貝多芬,一尊塑像,半人半神

三場音樂會按順序演繹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讓觀衆聽見貝多芬的變化。從貝一到貝三,時長增加、編制擴充,這一變化也被呈現在舞臺上。貝五貝六貝七貝八聯繫緊密,即使音樂會超出時長,薛源也不願將其拆分。“貝七用上了貝多芬常年積累的各種有效套路,可以完全將觀衆征服。可是貝八完全反套路,所有的細節和棱角都被打磨得更加笨拙。也許正因爲這種自我否定,最終纔有了貝九的誕生,達到交響樂藝術的新高度。貝多芬永遠在毀滅自己、突破自己,他永遠在解決前一部作品沒有解決的問題。”演出完第二天,薛源把現場錄音扔進樂團微信羣裡,成員們紛紛表示“不敢聽”,“有一種考完試不敢對答案的感覺”。有人把錄音發給專業人士收集反饋,並在羣裡討論着每一處進步和不足。

彩虹成立時曾定下一個規矩,35歲以上的團員必須退休。32歲的薛源,把這場貝多芬馬拉松當成他作爲指揮在樂團的謝幕演出。明年,將有一位更年輕的常任指揮走上舞臺。

幸運的是,十年過去了,彩虹還在,彩虹依然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