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麪人回家 重溫露天電影院時光

山川壯麗》今年曾與來自國際的96部作品競爭,角逐奧斯卡動畫短片獎入圍名單。(黃勻弦提供)

露天電影院曾盛行於民國80年代間,端着飯碗,拿一張塑膠椅,在徐徐晚風中與鄰居街坊跟電影情節又笑又哭的情景,現代已鮮少復見。從小跟着家人廟口賣捏麪人的動畫導演黃勻弦,近期則將跟着工作室團隊,赴各地廟口、市場等地,播映獲金馬獎的動畫短片《當一個人》及入圍金馬獎的《山川壯麗》,重溫露天電影院時光

黃勻弦回憶,高中以前還曾欣賞過露天電影,多和鄰居小孩一起去看,「播電影前,會放煙火、奏樂器,很熱鬧,遠遠就聽到很多聲音,讓大家都不會錯過。有人吃飽飯、有人拿着碗、有人拿椅子,聽到聲音就走到廟口去等待,住家離廟很近的人,還會拿家中多餘的椅子,給其他人坐。」

有別於現代人熟悉的封閉電影廳,觀賞露天電影,要看老天爺心情。黃勻弦笑說,露天電影投放的布幕,只要風一吹,畫面就會跟着布幕扭來扭去,「吹高一點,大家就會一起驚呼,因爲都看不清楚,很好玩。那片布幕正反面都可以看,背面看,就是電影畫面左右對調。」

黃勻弦出身彰化,從小和父親在廟口擺攤賣捏麪人。踏入動畫領域的初衷,也是爲尋找捏麪人在現代的新可能。2013年開始發揮捏麪人技藝,自己捏偶,準備拍攝第一部逐格動畫《巴特》。2016年以《巴特》入圍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2018年則以《當一個人》奪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去年入圍金馬獎的《山川壯麗》,更曾於今年角逐奧斯卡動畫短片獎入圍名單。

在廟口長大,如今將帶着與團隊協力完成的作品,回到廟口免費播映。黃勻弦表示,《當一個人》及《山川壯麗》過去皆是在影展播映,觀衆多爲對影片內容興趣的影展固定班底,此次隨影片播出,將在現場與來自各方的觀衆面對面,有些緊張,「但創作的人就是要面對觀衆,我會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