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梅隆銀行“主動擁抱”中國債券 全球抵押品市場或嬗變

新華社上海4月15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範子萌)中國債券融入全球金融市場迎來又一歷史性突破。  當地時間4月13日,紐約梅隆銀行宣佈,即日起其第三方擔保抵押資產服務平臺,將接受國際投資者通過債券通購買的中國債券,作爲三方回購協議的合格抵押品。此舉也使紐約梅隆銀行成爲第一家接受此類協議的美國銀行。市場人士認爲,此舉有望進一步清除一些大型投資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障礙。  記者瞭解到,首筆交易已於上週落地,在這次交易中,紐約梅隆銀行獲准使用客戶託管於匯豐銀行的中國政府債券作爲抵押品,用於融資及其他目的。  三方回購是國際成熟市場常見的一種回購業務模式,當前這一市場規模已近4萬億美元。就交易環節而言,借方常以美國國債等“硬通貨”資產作爲擔保品借入資金。當借方違約時,擔保品將被沒收。  在業內人士看來,紐約梅隆銀行在三方回購交易的擔保品領域率先爲中國債券打開大門,其意義堪稱“開創性”。一方面,空白得以填補——此前,類似交易中,尚無以中國債券作爲抵押品的先例。  “中國是極爲重要的市場,將成爲投資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運用中國股票以及債券資產作爲抵押品,對客戶來說,實爲一次變革性發展。”紐約梅隆銀行亞太區清算與抵押資產管理部主管Natalie Wallder表示,這一改變,有望改寫全球抵押品管理市場的格局。  早在2019年年末,中央結算公司就在積極推進人民幣債券用作跨境使用的擔保品。中央結算公司表示,人民幣債券作爲優質金融擔保品,跨境應用是市場發展的趨勢,也是境內外投資者的迫切需求。  中央結算公司稱,將加強與英國及歐洲機構合作,通過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搭建中英金融市場債券擔保品互認渠道,積極探索人民幣債券在國際回購、證券借貸和全球衍生品交易領域的跨境應用。  另一方面,以紐約梅隆銀行爲開端,國際金融市場中會有更多與人民幣債券相關的有益實踐將落地。  “紐約梅隆銀行的這一番操作,將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起到積極的示範效應。”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好對記者稱,這是對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類資產的認可,更是對中國主權信用、人民幣內在價值和中國債券市場取得長足進步的肯定迴應。  王好分析,受益於境外金融機構的“主動擁抱”,人民幣債券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一是提升中國債券市場的活躍度,二是提高中國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的知名度,並將進一步被納入全球資產配置組合。  當前,已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的中國債券市場正處於不斷開放的進程中,中國債券已悉數被納入全球三大債券指數,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以人民幣債券的進一步國際化爲支點,人民幣國際化也將再向前一步。王好認爲,從中長期看,這將有助於提高中國利率市場化程度和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王好同時提醒,隨着中國債券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國際風險事件的影響向境內資本市場的傳導也將更加直接和迅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