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外銷 距離不是障礙

學者表示,危機就是轉機臺灣應徹底檢討農產品外銷供應煉,並做好檢疫檢驗,只要品質夠好,在國際上一定可以找到市場。圖爲鳳梨準備外銷。(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暫停進口臺灣鳳梨,引發我國農產品外銷危機。學者表示,危機就是轉機,臺灣應徹底檢討農產品外銷供應煉,並做好檢疫、檢驗,只要品質夠好,在國際上一定可以找到市場:「南美洲國家智利也賣蘋果來臺灣啊!」距離不會是障礙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說,臺灣農民總說自己的農產品種得很好,但到底有沒有符合外銷對象規定?舉例來說,韓國規定一些農藥不能用,但臺灣農民現在都還在用。

楊明憲表示,臺灣應該做好基本功,包括種植農產品時的用藥、採收後的包裝、生物防治出口農委會防檢局的檢疫,都要能夠具體落實:「別以爲合格率超過99%很厲害,因爲對方可能只要查出一、兩隻蟲就不讓你進來。」

農產品保存期短,臺灣農產品可以外銷到更遠的國家去嗎?楊明憲指出,臺灣市場上的蘋果、葡萄,有些是來自遙遠的南美洲國家智利,因此距離不應該是出口的障礙,臺灣農民只要將農產品品質顧好,運送過程中做好保鮮,不愁沒有市場。

臺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說,臺灣農產品出口這麼依賴大陸市場,主要是因爲兩岸10年前簽訂農產品檢驗檢疫協議,臺灣可照此規定出口農產品到大陸;至於臺灣和其他國家多數沒有類似協議,所以外銷常遇困難。

徐世勳說,農產品外銷供應煉的所有環節都可以賺錢,不一定要執着在生鮮農產品外銷上,加工服務可能更容易獲利。例如之前雲林縣的胡蘿蔔出口到日本去,當時讓雲林縣政府風光,但事實上雲林農民種胡蘿蔔所需種苗儀器都要向日本購買,真正的贏家其實是日本。

徐世勳表示,生鮮農產品出口要經過檢疫,很麻煩;但如果是出口加工品的話,相對簡單。譬如臺灣爲了保護花生農,禁止大陸花生進口,但卻沒有禁大陸花生醬。因此就有美國業者到大陸山東設廠,將當地產的花生製成花生醬後,賣到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