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哀怨/停大區輪作 「政府太算計」

農業部推動「大區輪作」政策,去年底評估今年不缺水而暫停,不料今年北部水情嚴峻,恐影響一期稻收成。記者黃仲裕/攝影

二○二一年百年大旱,農業部推動「大區輪作」政策,去年底評估今年不缺水,暫停大區輪作,未料今年北部水情嚴峻,一期稻抽穗期面臨缺水,恐影響收成;桃園市農民昨天怒批是政策錯誤導致,「政府太會算計」。

「以我四、五十年耕作經驗,老天爺不會年年豐水或一直旱災。」新屋區謝姓農民說,政府看今年水情好,爲了省下補助金而停止實施大區輪作,怎料春雨不來,集水區沒水,水情不如預期,只好採輪流停灌方式,若真的發生旱災而停止農業供水,農民就欲哭無淚了。觀音區農耕逾半世紀的梁姓農民說,今年如果實施大區輪作,就不會發生如今的狀況;楊梅區葉姓農民說,希望農業供水穩定,若缺水進入分區輪灌,將影響一期稻收成。

三年前大旱,農業部推動大區輪作政策,以兩年爲一個循環,讓灌區輪值,輪值灌區的一期作可不種水稻,改種生產環境維護或轉旱作來領節水獎勵。據此,稻農依循兩年內四期只種三期,加上大區輪作,能省下百分之廿的農業用水。農糧署去年十一月考量目前全國重要供應農業用水水庫均已接近滿庫,今年暫停實施大區輪作措施,不料卻水情吃緊。

桃園市大園區、新屋區、楊梅區和觀音區是北臺灣水稻重要產地,往常在插秧的「整田期」與稻作成長的「抽穗期」用水需求大,秧苗紮根成長的「本田期」較無用水需求;桃園一期稻目前已進入本田期,預計五月進入抽穗期,但水情不樂觀。

全國及桃園市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理事長陳燕卿指出,有些農民因實施大區輪作而不能耕作屢有怨言,今年總統大選,政治因素介入後就取消輪灌政策,結果耕種面積增加、水源短缺,出現如今的窘境。

桃園市長張善政指出,今年一期稻的抽穗期大概在五月底,如果梅雨來了,稻田用水或許靠雨水就能滿足,但如果梅雨沒來,石門水庫水情又沒有改善,「農民恐怕要做最壞的打算」。

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若發生缺水灌溉,將協調農業部農田水利署桃園、石門管理處協助調度灌溉用水,若缺水情況加劇或農業灌溉用水不足的案件頻繁發生,將會向農糧署或農田水利署建議停耕;後續二期作部分,農業局鼓勵農民視水情狀況選擇休耕或轉作薏苡、蕎麥、高粱等低耗水作物,針對低耗水作物推广部分,市府會配合中央提供加碼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