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魯與臺二度斷交 分析:中共選後急施壓不留緩衝期

邦交國諾魯今正式宣佈與我國斷交,外交部在下午舉行記者會宣佈與諾魯終止外交關係前,大廳內仍擺放着諾魯國旗(圖中)。記者侯永全/攝影

外交部宣佈即日起終止與諾魯共和國外交關係。分析指出,總統大選甫結束,中共選後急出手奪取邦交國,顯示其不願意給予總統就職日前政策佈局緩衝期,施壓力道大於過往。

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15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中共選後急出手外交施壓,顯示其沒有打算將時間軸拉到5月20日總統就職日前夕,不願意給予即將上任新政府有政策佈局緩衝期;推估中共後續會再有接二連三施壓臺灣動作。

張弘遠指出,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賴清德過往曾說「我是個務實臺獨工作者」;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被中共列入「臺獨頑固分子」制裁名單,對於北京來說,賴、蕭二人的當選,代表兩岸關係界定與過往完全不同了,對臺施壓程度恐將到另一個格局。

張弘遠認爲,北京也很擔心對臺威嚇效果的消失,倘若持續恫嚇,沒有實質傷害,恐成一場「狼來了」,將會影響其對臺工作政策有效性,於是在選後短時間內即出手外交施壓,證明對臺威嚇不是喊喊而已。

新臺灣國策智庫諮詢委員王智盛表示,在這次臺灣選舉後,中國外交動作遠遠大於過往,中國外交部透過發言人名義,兩次發稿分別批評臺灣、美國,又利誘諾魯與臺灣斷交。

他推估,這是因爲臺灣選舉過於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北京沒有辦法忍受世界看到臺灣,也不能忍受這場選舉被視作一個民主國家的選舉,所以透過一系列外交手段表態,同時重申「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王智盛指出,外交施壓手段也是爲了威懾賴清德。由於賴清德曾說「我是個務實臺獨工作者」,中共對於賴清德信任度低於現任總統蔡英文,於是對於賴清德施壓力道必須大於對蔡英文,也藉此要求賴清德在總統就職日前對於兩岸關係必須有所妥協。

「解鈴還需繫鈴人」,王智盛認爲,在蔡英文任內,臺灣對北京已經釋出善意,北京死守「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對臺施壓,這纔是兩岸關係根本問題,北京應該冷靜思考,倘若繼續抱持這樣的準則,北京、臺灣勢必沒有對話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