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關稅即將啓動 臺灣排碳第一大戶轉型牛步的難題

圖/今週刊提供

7月,日正當中,嘉義東石漁港進入鮮蚵採收季。海堤外,漁船載着一簍簍的魚貨返港,海堤內,卸下蚵殼的尼龍繩,與使用同樣材質的漁網,一捆捆成堆擺放,這些廢棄物即將被送往的,不是垃圾場,而是25公里外、去年啓用的臺化新港耐隆回收廠。

這些進廠後的舊網具,將搖身一變成爲美國戶外品牌Patagonia的衣帽,這門「漁網變衣飾」業務,是臺塑四寶當中的臺化,近3年佈局的小生意之一。

之所以說「小」,是因爲這座能把漁網溶解、造粒、再抽成纖維的新廠,月產能僅五百公噸,對比臺塑集團以往建廠動輒數萬、甚至數10萬噸起跳的產能,猶如巨人國裡的侏儒。

然而,2018年迄今,這種產能數百、數千公噸的小生意,已然成爲臺塑集團在臺灣建廠的主流,像陸續在其仁武、新港、六輕等廠區興建的複合材料廠,月產能至多也只有5000公噸。是什麼原因,讓一向信仰規模經濟、愛拚世界級產能的臺塑轉性?

「以前PTA(純對苯二甲酸)是金雞母,現在……,慘喔。」臺化總座呂文進表示。

他口中「慘」的原因,是中國正從石化原料的淨進口國,轉爲淨出口國,這讓有超過四成營收來自對岸的臺塑集團,出現競爭者劇增、產品單價與利潤下滑的危機感。

石化龍頭危機感不足

着眼永續浪潮商機 對減碳卻無感

中國市場時不我與,那改銷往別的國家呢?「臺灣因國際政治,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及CP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皆缺席,成爲區域經貿整合拼圖的缺角。」連續五年,臺塑董事長林健男都在「致股東報告書」上,如此點出臺灣石化業未來的貿易劣勢。

臺塑面對危機的解方,是往利基性、客製化的產品做轉型。譬如前述漁網回收廠,就是對準目前在永續、減碳浪潮底下的市場需求,試圖爲Nike、Zara等服飾品牌,提供訴求「零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特色的永續布料。

種種新產品策略,多少也呼應了當今風起雲涌的減碳浪潮;只是,若與多家國際大廠已宣佈「碳中和」目標、積極投入能源轉型的格局相比,全球石化產業排名第六大的臺塑集團,對於減碳巨浪的因應,明顯「小兒科」。

「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現在是一門顯學,我們也很關心,只是裡面有些東西真的很難,像碳中和、零排放,講真的,那個難度相當大,技術也還不夠成熟,所以我們還在研究。」某內部主管如此描繪臺塑集團的策略思考,也像是點出了這個臺灣最大排碳戶與國際同業的差異:着眼「零廢」與高值化商機的臺塑集團,還沒有把「零碳」趨勢當成必須優先因應的產業危機。

歐盟、G7力阻「碳泄漏」

鋼鐵、石化、水泥及造紙將受衝擊

2年前,歐盟執委會公佈《綠色政綱》,做出兩項重要宣示:一,它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二,它將祭出「邊境碳關稅」阻止碳泄漏,最快2023年分階段實施。而後面這項對全球高碳排產業徵稅的殺手鐗,定在7月14日正式提案,根據此前流出的提案版本,經濟部預估,國內鋼鐵、石化、水泥及造紙都將受到影響。

事實上,在歐盟宣示減碳政策的蝴蝶效應下,日本、韓國、美國,以及已脫歐的英國,近兩年陸續將「2050年碳中和」入法或簽署行政命令,就連全球最大排碳國的中國,也在去年提出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碳中和。

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解讀爲一場全球性典範轉移的序章,「這是非常大的變化,」他強調,從現在開始到歐盟邊境碳關稅上路,「臺灣只剩下1年半的時間解決問題!」

臺塑面對能源轉型態度

「這個產業要做到零碳排,仍無解」

目前臺塑集團對再生能源的佈局分成兩部分:首先是太陽能,四寶正在盤點既有廠區的屋頂、空地、水池,搭設太陽能板,預計建置五.二萬KW的發電容量,但目前沒有訂出完成的時間表,也尚未考慮對外租購案場;其次是風力發電,它們將攜手日商豐田在六輕園區搭建10支陸上風機,但還需環評。

顯然,臺塑集團在「能源」轉型上,積極度、速度,都不如其「產品」轉型快。臺塑石化董事長陳寳郎面對質疑,先是表示「再生能源我們有在做、不是沒有,」卻也坦言,「只是那個(發電)『量』,跟我們的用電量比,還微不足道。」

過去,幾乎不產石油的臺灣,卻創造了產值逾四兆元的石化暨化學產業,更催生了全球第六大化工集團的臺塑;現在,當碳中和、零碳的承諾,正伸向各種食衣住行相關的品牌,臺塑、臺灣石化業該何去何從?也許,拒絕做一個觀望者、試着走在政府的要求之前,會是讓自己不落後國際的第一步。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