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遇暖冬 天然氣價狂瀉8成

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

歐洲天然氣因俄烏戰爭飆天價的情景不再,受惠於今年暖冬及尋得俄氣的替代供應源,歐洲天然氣價格已跌破50歐元/MWh,觸及18個月新低。

歐洲今明年冬天可望躲過短缺危機,上週五歐洲基準TTF天然氣合約跌幅達5%,來到49歐元左右低點。儘管目前歐洲天然氣價仍高出10至30歐元的歷史平均價位,但與去年夏季攀抵的史上新高相比已跌85%。俄羅斯總統普丁爲反擊西方制裁,拿能源當武器威脅斷供天然氣給歐洲,導致價格飆新高。當前天然氣價相當於每桶85美元,與每桶83美元的布蘭特原油期貨幾乎不相上下。

歐洲的能源危機得以紓解,多虧遇上暖冬,1月均溫寫下歷來第三溫暖紀錄,歐洲此次冬天的天然氣儲量得以過半達65%。

與此同時,歐盟也尋得美國、中東等天然氣替代供應源。去年11月,德國與中東主要天然氣出口國卡達簽下15年長約。

然而隨着需求增溫,天然氣價格進一步走跌的空間有限。不堪天然氣價格狂飆,去年歐洲國家多改用成本較低的燃煤發電,但天然氣價格大幅回跌,料促使他們重回天然氣發電懷抱。

俄羅斯國營能源巨擘Gazprom公佈,1月海外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銳減30億美元。全球天然氣儲量Gazprom握有15%,聘僱49萬名員工,是俄羅斯勢力最龐大的企業之一。

俄羅斯示意天然氣出口將轉向中國,但鎖定中國爲供應目標不只有俄國。去年11月,卡達能源公司與中國石化簽下長達27年合約,年供應中國400萬噸液化天然氣(LNG),創史上最長LNG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