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對臺軍售有譜?歐洲議會訪團:需要更多討論

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率領「泛歐綠黨訪臺團」訪臺,並於今召開記者會。(蔡宗穎攝)

歐洲議會對中國關係代表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率領「泛歐綠黨訪臺團」訪臺,並於今召開記者會。談及臺灣對歐盟訴求已久的「雙邊投資協定」(BIA),包瑞翰認爲,過去雖然有過相關討論,但這不是目前應該走的方向。至於歐洲國家對臺軍售,他則說現在還不確定臺灣需要的是哪些武器,仍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再做討論。

訪團一行包含包瑞翰、歐洲議會副議長郝塔拉(Heidi Hautala)、德國國會綠黨黨團副主席卜茹歌(Agnieszka Brugger)、德國國會友臺小組副主席徐德分(Till Steffen)及德國國會綠黨黨團人權政策發言人米榭托維克(Boris Mijatović)等人。

包瑞翰表示,訪團此行來臺有3個原因。首先,專制政權與獨裁者正在全球侵害人權、破壞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因此他們相信,民主陣營站在一起展現團結非常重要;再者,他們來臺想多瞭解、學習臺灣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最後,也想尋找雙方可以深化合作的契機。

包瑞翰表示,他們也想推動3個P2P關係,人與人之間(People to People)、政黨與政黨間(Party to Party)、國會與國會(Parliament to Parliament),在與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及民衆黨主席柯文哲會面中,都同意臺灣與歐盟關係的重要。

他強調,歐盟對臺灣的優先政策是不只從兩岸關係來看臺灣,而是在臺灣的自主性、多樣性與活力下深化合作。

郝塔拉提出2點指出,現在全球都在討論安全的議題,全球安全正受到威脅,例如烏克蘭正遭到俄羅斯大規模入侵;另外,她的國家芬蘭,距離俄羅斯僅有短短1300公里左右,就像臺灣與中共距離非常近一樣。

她說,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過去請教過前芬蘭總統紹利·倪尼斯托(Sauli Niinisto),一個小國如何能在鄰近一個大國情形下存續至今,目前臺灣在討論新的警覺、準備,她相信在這點上臺灣可以與歐洲合作。

媒體詢問,臺灣一直想要與歐盟簽訂「雙邊投資協定」(BIA),但歐盟卻遲遲未有動作的議題,也詢問歐盟已經超過30年沒有向臺灣出售足夠數量的武器了,未來歐盟是否有機會更大膽展現對臺支持?

包瑞翰坦言,歐洲議會已經提過2、3次對BIA支持的訴求了,但有其他意見認爲這不是歐盟的優先政策,就像美國俗諺說的,「還沒壞的不用修」,歐洲投資臺灣很容易,臺灣每年外國直接投資有25%就是來自歐洲,過去雖然還有其他投資方面的決議與討論,但都不是目前的優先考量。

包瑞翰認爲,應該採取臺灣與美國、英國所採取的彈性作法,因此他們已經提出需要有關供應鏈韌性的協定、促進投資協定等的訴求,不拘泥於教條式貿易政策的觀點,而是應該從能實質幫助商業的角度出發。

針對軍售議題,包瑞翰表示,歐洲的民主就像烏龜,動得不快,不會迅速變換方向,但一旦開始動了,就不會輕易停下來,而從烏俄戰爭之中可以看到,歐洲,包含德國的政策已有所改變。過去他們嚴格奉行不出口武器到局勢緊張或有衝突的地區,然而現在德國已經是軍援烏克蘭的第2大國了。

包瑞翰說,對於出售軍備給臺灣,他們還不確定臺灣需要的是什麼,他在臺灣聽到有關不對稱戰略的討論,德國的戰機或是坦克固然銷售給臺灣會爲他們帶來利益,但他們不確定這是否正是臺灣需要的,他認爲,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