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郭智輝狂失言「應下臺」 國民黨:撥補臺電幾千億電價仍漲
▲凌濤表示,過去政府撥補臺電4000億元,但洞卻愈補愈大。(圖/記者鄭佩玟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答詢時被問到「今年總預算增多少」靜默,又稱臺電負債接近5千億,已經到達舉債上限,如果不趕快在財務上調整,未來舉債會有很大困難。國民黨今(13日)召開記者會痛批,臺灣面臨的能源危機,根源就是民進黨的錯誤能源政策,死抱反核神主牌,而郭智輝忽視學者專家意見、還頻頻失言,每年幾千億撥補臺電公司,卻還狂漲電價,應下臺負責。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指出,過去政府撥補臺電4000億元,但洞卻愈補愈大,郭智輝說如果不撥補臺電1000億元,電價就要上漲,但就算過去已經撥補臺電4000億,每年電價漲幅仍達到8.5%至12.5%,臺電的破網補不完,電價也漲不停。
凌濤表示,過去臺灣人民被扒了兩層皮,第一層是拿人民的納稅錢撥補臺電,第二層皮就是漲電價,他建議,與其補貼臺電,政府不如把錢發給全民每戶2萬元,讓大家自己去繳電費,而不是讓人民再被扒兩層皮。他續指,臺灣電網脆弱的問題,郭智輝上任以來有改善嗎?「到底準備下臺了沒」?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鍾沛君表示,電價審議委員會已經說了,開源不如節流,這纔是因應發電成本提升最重要的核心,與其漲電價、撥補臺電,不如降低成本,民進黨與經濟部應該重新檢視能源配比,而臺電虧損真正的原因就是民進黨採用高價發電成本,捨棄相對便宜的核能發電。
鍾沛君指出,今年1月臺電虧損97億元,其中購入風電成本每度6.52元,光電4.67元,自發燃氣2.96元,購入燃氣3.38元,這些數字都比整體自發電力成本2.86元以及平均受電成本高,臺電只要每賣1度電,就虧損1度,臺電靠再多的撥補也不夠,應該改進能源政策,而非拿納稅人的錢來填補臺電無盡的大坑。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詹爲元則指出,郭智輝過去失言太多,去年6月15日,郭說 「電價不是愈便宜愈好,當電價太便宜,大家容易浪費電。」他質疑,既然電價不是越便宜越好,爲什麼不敢漲電價?因爲漲電價後,民進黨政府的選票就不見,所以不敢漲電價嗎?今年1月24日,郭不屑美國能源政策?脫口川普只當1任「影響有限」,他質疑,郭對着美國總統叫囂,是適任的經濟部部長嗎?今年2月26,美國將對臺灣晶片課徵100%關稅,郭竟說「不一定不合理。」這個月還惹出關於蒙古症的失言爭議,郭智輝應該下臺,以免再有更多的失言。
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感嘆,民進黨的小編昨天發文批藍、白兩黨超刪預算,但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創歷年最高,幾乎每一個部會的預算都變多了,其中經濟部預算增加了315億元,郭智輝在立法院被問到預算數時卻答不出來,啞口無言,到底是不認真還是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