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斯批中】趙春山/運用對臺的「示好」 深化臺美關係

▲筆者認爲,臺灣不至於陷入中美全面對抗的風暴政府不必因潘斯對中共的責難藉題發揮,挑釁對岸;但可運用潘斯的對我「示好」,進一步深化臺美之間的合作關係。(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趙春山/曾任政大國關中心副主任、東亞所及俄羅斯所所長,並參與政府中國大陸事務諮詢工作,現仍以學者身份持續提供建言。長期鑽研兩岸問題,見證兩岸關係不同階段的發展深信兩岸和平發展是維持現狀的最佳途徑,認爲臺灣不應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缺席

美國總統潘斯(Mike Pence)本月4日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的演講,可以說是川普總統上任以來,美國政府對中政策最強硬、也是最赤裸裸的一次鋪陳。潘斯在演講中細數中共在內外政䇿犯下的「悪行」,被大陸官媒形容像是一篇「討中檄文」。

雖然演講內容着眼於中美關係,但也觸及到中共視爲核心利益南海和「臺灣問題」。

潘斯的演講顯示,在川普總統任內,中美關係有可能從「戰略競爭」升高爲「戰略對抗」。雙方的矛盾存在着價值、制度和利益的多層結構,都不願給對方足夠的妥協空間。但要研判潘斯講話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影響,還是要看臺美中三方對川普政府兩岸政策的認知。

便宜之計?

首先,在美國方面,川普的對中政策究竟是一項既定政策?或只是一套便宜之計?目前似乎還難下定論。潘斯在演講中提到前任政府對於中共行動的忽略,強調「那樣的日子結束了」。

我們不免要問,真的結束了嗎?遠的不說,從柯林頓小布希,我們就見證了中美關係「從友到敵」再「化敵爲友」的轉變。而在川普的口中,他和習近平的關係也是瞬息萬變的。

川普執政以來,美國國內確實興起一股「反中」的浪潮,這股浪潮能否延續成爲支配美國對中政策的主流,恐怕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檢驗。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川普的中國政策,有些人對川普指責中共不當行爲的立場並無異議,但認爲他對付中共的手法,和他迄今所採取的其他外交舉措不相連貫

例如,爲了達成縮小貿易赤字的目標,川普對盟友和競爭對手「一視同仁」。這種敵友不分的作法,讓中共有機可乘,並且坐收漁人之利。因此,《紐約時報》就認爲,川普對中共的強硬態度,「似乎註定要失敗」。雖然川普目前己改弦更張,希望結合盟國的力量一起「反中」,但盟國各有各的打算,利之所趨,不見得會盲目隨美國起舞。

由於接近美國期中選舉,美國國內有人質疑川普團隊的反中是別有所圖。《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三名參議員已致函「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柯茨(Daniel Coats),要求提出證據說明,川普對於中共因其貿易立場而欲對他造成政治傷害的指控,是否「符合情報體系對北京當局意圖、計劃和活動的評估」。

其次,在大陸方面,針對潘斯的演講,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一天之內就兩度作出反應,除了反駁潘對中共行爲的指控是「混淆是非、捕風捉影,純屬無中生有」外,更針對臺灣、南海和人權議題,反批潘的說法是干涉中國內政。《人民日報》社評更直言,美方羅織罪名除了要轉移「通俄門」壓力,打「中國牌」找替罪羊來拉擡共和黨選情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對北京施壓,迫使中共在與美國的貿易戰屈服

美國有人認爲川普成了「上天送給中國的禮物」。習近平最近在東北視察時,首度對美中貿易戰的問題公開表態。習表示,在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着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毛澤東說過,「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川普對中共的施壓,給習近平展現「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的機會,也使習近平可以動員羣衆的支援,處理他面對的內外難題。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彭麗君即認爲,「在文革動亂中成長起來的習近平,似乎從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中學到很多,包括毛澤東藉民粹主義帶來的吸引力。」

最後,在臺灣方面,由於美國的對臺政策一向從屬於它的對中政䇿,我們擔心潘斯演講當中對臺灣表現的關愛,對大陸提出的責難,會讓一些綠營人士產生「主客易位」的錯覺;甚至認爲「擁抱美國,對抗中共」是一項正確的選擇。從臺灣的利益考量,我們希望這只是一個幻想,如果視爲理所當然,那就是臺灣的悲哀了。

幸好,民進黨政府是以理性的態度看待潘斯的演講。府方對潘斯表達感謝之意,是因爲美國重視臺灣的戰略地位,並肯定臺灣堅守民主理念。

個人認爲,政府國安人士對於當前形勢作出的評估是正確的,那就是中美關係在現階段還不會完全失控,雙方仍試圖進行戰略管理。因此,臺灣不至於陷入中美全面對抗的風暴,政府不必因潘斯對中共的責難藉題發揮,挑釁對岸;但可運用潘斯的對我「示好」,進一步深化臺美之間的合作關係。

熱門評論》►不願被中國騷擾的美國副總統►美國不怕中國的軍事威嚇►美副總統給中國的「深度梗」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