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貓”事件反轉、北大被迫闢謠…爲何互聯網上“一地雞毛”之事愈演愈烈?

昨天,隨着重慶警方公佈爲期半個月的詳細調查結果,,女方譚某不構成詐騙,此前網上有關“撈女”的討論和討伐終於落幕,霸屏多日的激烈討論並無事實基礎。

當隔着屏幕駁歪理、行正義、獻愛心的網友們瞬間淪爲“吃瓜羣衆”,公衆的同情心和正義感又一次被消耗。而在目前的互聯網語境中,真相姍姍來遲前罔顧道德底線的畸形流量並不少見。

最近“北大破格錄取郭有才”也被曝是畸形流量“擊鼓傳花”的結果。仔細去查看這條新聞信息的演變脈絡,發現最開始是一則成人培訓短視頻硬廣,但經過衆多網友二次加工、討論、演繹,最後“以訛傳訛”,就變成了“北京大學要破格錄取郭有才”,逼得北京大學出面闢謠。

再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秦朗丟作業”事件,甚至以“系列劇”的模式在各個平臺持續了近兩個月。從編造“小學生作業本丟在巴黎”視頻,到成功發動全社會尋找作業本失主,這個鬧劇最終以視頻發佈者的抖音賬號被永久封禁、所在公司遭行政處罰收場。而上海市委網信辦近期對外公佈的“清朗浦江”典型案例中,也有如出一轍的網絡水軍團夥炒作事件——在信息不對稱、自媒體炒作、公衆情緒催化和社交媒體放大效應的共同作用下,“4歲女童南匯海灘走失”事件逐步發酵成陰謀論,對女童父母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壓力與二次傷害,同時也誤導公衆,使人們對真相產生誤解。而經偵查發現,傳播此次事件不實帖文的十餘個相關自媒體賬號註冊人均是山東某網絡科技公司員工,在各大平臺註冊賬號,圍繞社會熱點採用“震驚體”“標題黨”“博眼球”等方式發佈虛假負面信息也是他們的生財之道。在“4歲女童南匯海灘走失”話題上,他們藉助AI批量製造不實帖文持續炒作,5天就非法獲利4萬餘元。

爲何互聯網上“一地雞毛”之事愈演愈烈?不難發現,網絡輿情黑產業已經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作路徑。而和以往自媒體、網紅博主在圍觀中誇大事實、製造話題和情緒對立不同,從這次“史上最長的官方通報”中可見,“胖貓”事件直接由“胖貓”的姐姐劉某主動“策劃”,她通過抖音賬號多次發佈“胖貓”與譚某私聊記錄、轉賬截圖等個人隱私信息,同時另註冊賬號在評論區點評引導、邀約親友跟評的方式繼續曝光,並在這個過程中聯繫多人代寫文案,討論如何博得網民同情,商定自拍時要“很疲憊、很心累、很委屈的模樣”,甚至還在平臺購買流量擴散傳播提升熱度。一波“專業”的操作下來,“手拿把掐”公衆情緒,其賬號粉絲從4月22日的263個漲至最高290餘萬個。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經說過,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毫不畏懼。虛假信息屢屢發酵成爲全民關注的熱點議題,“流量經濟”無疑是一根指揮棒。雖然在事實反轉中,公衆最後得到了真相,但一次次針對不實信息上陷入觀點爭論和情緒對抗,進而在“慢半拍”的情況公佈時“直呼上當”,不該成爲圍觀公衆的無奈選擇。

秩序混亂的網絡空間秩序,模式化、產業化的流量收割方案,考驗着個體和平臺的智慧和良知。如何對無底線的“流量至上”說不,每一個有責任的個人、自媒體、新聞機構和平臺都要保持克制,防止在跟風中爲畸形流量推波助瀾,留下“一地雞毛”。作爲各類信息集散地,各大平臺尤其有必要好好研讀每一次輿情翻轉的始末,通過技術手段,履行平臺的審覈責任,減少雷同的“製造流量、圍觀流量、消費流量”的典型案例持續發生,爲淨化網絡空間做出更多努力。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作者:謝飛君

微信編輯:佳思敏

校對:泰妮

◢ 猜你喜歡↓↓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