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好溫泉 不能馬虎

溫泉其實很講究,不是說隨隨便便找一個溫泉就去泡,不同的人羣需要泡不同的溫泉,部分疾病更需要多泡,而泡的方法也很講究,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養生效果。今天我們就邀請了兩位醫生,一起來聊聊泡好溫泉,如何才能不馬虎

誰最適合泡溫泉

溫泉如何才能發揮養生功效,須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日前,中山六院中醫科醫生邱超平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下五類人羣適合且需要泡溫泉。

第一類:運動關節疾病人羣

針對運動關節疾病的人羣,例如患有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炎、平日裡腰痠腰痛的人羣,都適宜選擇溫泉療養,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第二類:皮膚病人羣

有皮膚系統疾病的人羣,例如皮膚瘙癢、銀屑病、慢性溼疹、頑固性瘙癢、雀斑、黃褐斑等,泡溫泉可起到一定的美容養顏功效,減輕症狀

第三類:神經衰弱、失眠人羣

有神經系統疾病的人羣,例如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適合通過泡溫泉,起到舒緩神經的療效

第四類: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人羣,例如輕度一到二級的高血壓,是可以做溫泉療養的,對於改善血管彈性有一定的幫助。但值得提醒的是,血壓太高或年齡太大的患者則不適宜泡溫泉。

第五類:亞健康人羣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羣,例如輕度抑鬱、身感不適卻查無病症者、辦公室白領等,泡溫泉可以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

第一類及第五類最適合泡溫泉

五類中,最適合的是第一和第五類。從中醫理論上來看,溫泉屬溫性,能夠促進人體氣血流通。很多運動關節疾病在中醫看來大多是氣血不通所致,而泡溫泉可以調和氣血,改善氣血的運行和流通;對於亞健康人羣來說,溫泉可以讓他們放鬆心情,調整氣血運行,而它的溫度也可以調節人體的血液循環,帶走人體的一些代謝廢物。現在的很多白領長期坐辦公室、缺乏運動,久坐導致代謝廢物不斷地堆積,另外飲食上也並不是非常健康,毒素在身體裡積累到一定的量就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與感受。溫泉促進氣血流通的特性還有助於人體溼氣的去除,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防溼,泡完溫泉要注意保暖,謹防受風着涼。

國外針對運動關節疾病也有很多的調研,例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腰痛、肩周炎、膝關節炎、運動損傷等等,可以配合鍼灸、理療,或是溫泉中推出的溫泉泥療、漂浮療法等,都是很有療效的。如果可以在溫泉水中加入一些補腎、活血的中藥,效果會更佳。

◆快問快答

問:該泡何種類型的溫泉? 要看溫度和酸鹼度

問:多久需要泡一次? 亞健康一月兩到三次

問:該泡何種類型的溫泉? 要看溫度和酸鹼度

實際上什麼體質適合什麼溫泉,關鍵要看溫度和水質的酸鹼度兩項指標。溫泉溫度上有分高溫泉和低溫泉,年紀偏大、或是有神經系統疾病方面困擾的人羣適合低溫泉,因爲低溫對於人體的刺激不會很大;青壯年、或是長期久坐、飲食不健康、出現輕度血壓升高、輕度血管彈性減弱等症狀的人羣則更適合於高溫泉,較高的溫度也會有助於血管彈性的改善。另外,對於有運動關節疾病的人羣,高溫泉則可以幫助他們加強氣血的運行。

對於亞健康體質的人羣來說,民間有一種說法是,亞健康人羣的體質偏酸性,因此說偏鹼性的溫泉對於亞健康人羣來說會更加適宜,具有中和調理的作用。這個說法也可以參考。

問:多久需要泡一次? 亞健康一月兩到三次

泡溫泉頻率要依據病情和個人體質的情況。建議皮膚病、運動關節疾病者一星期可以泡兩三次,甚至有一些可以選擇在治療期間每天都泡溫泉。需要調理亞健康的人羣,一個月兩到三次最爲適宜。具體操作方法因人而異。

泡湯誤區大盤點

誤區一:泡溫泉當泡澡

中國的很多溫泉,是讓人看了不想去也不敢去。溫泉關鍵不僅僅是水溫,更重要的是水質,如果水質不好,對身體和皮膚均有害(或多或少都會影響身體和皮膚)。在國內,很多人在泡溫泉的時候,不是在靜靜地享受溫泉泉質對身體的好處,而是手還在一邊不停地搓,完全把溫泉當做洗澡的概念在使用,不但糟蹋了溫泉還讓人覺得很髒。像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比比皆是。

誤區二:燒鍋爐就是假溫泉

有的遊客看到溫泉旁邊的鍋爐房,就會認爲是假溫泉,其實不然。例如說在日本,一般是25℃以上,含有規定(法定)礦物成分的泉水就算是溫泉,但是二三十攝氏度的溫泉供客人泡是不夠熱的,所以採取加熱的方式也無可厚非。只要不是兌了自來水,泉質沒有產生變化。

誤區三:循環水不可取

很多溫泉行業的人都“談循環水”色變,恨不得馬上撇清與循環水的關係。但因爲溫泉水跟石油資源一樣,是有限的,並非取之不盡,適當地處理循環利用也是對稀缺溫泉資源的一種資源再利用的方法和給資源一定程度的保護。從保護資源的角度出發,通過科學有效的處理循環水未嘗不可(重複再用)。關鍵是,處理的技術是否科學是否先進,處理的次數是否依規定行事,處理的結果是否達標。當然不經過循環的自然溫泉是最理想了,只是在發展過猛完全不節制的情況下,溫泉資源肯定是不足的,這個時候循環利用就成爲唯一的選擇。

誤區四:所有溫泉都滑膩

在網上有教人分辨真假溫泉的方法,其中有一條就是真溫泉摸起來有滑膩的感覺。這一套方法被廣爲傳播。但事實上,滑膩的感覺是因爲有一種溫泉裡有氡元素,在一定的元素含量下,就比較有可能有滑潤的感覺,如果不含氡元素的溫泉,也許就不會有滑(潤)膩的感覺。因而,用這套方法判斷所有溫泉的真假並不完全可靠。

誤區五:一泡就是半小時

常見一些泡溫泉者在池子裡一直待着,短則半個小時,長則幾個小時,這其實對身體沒有好處。溫泉中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在高溫作用下,可以起到舒筋活血、解除疲勞的效果,甚至對一些慢性病的治療也有好處,但是待在水裡時間長了,也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毛細血管過分擴張、心臟跳動加快,甚至出現發暈等現象。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出水池,走動走動,喝點水,過一陣子再入池。據專家測定,泡10分鐘到15分鐘是最理想的時間。對於小孩老人來說,時間還可以再縮短一些。小孩由於皮膚細嫩,也不存在一些慢性病,因此不主張長時間泡在水裡,而且要到水溫相對較低的池裡去泡。上了年紀的老人也不宜泡太長時間,爲了防止由於水溫過高導致老人出現血壓升高、暈倒的現象,老人泡溫泉時最好有成年子女陪同。

露天的溫泉點,池與池之間間隔有一定的距離,這麼設計不僅僅是爲了佈局的美觀,還在於促使泡溫泉的人走上一段距離,對接下來繼續泡溫泉是有好處的。

誤區六:泡後用大量沐浴液

不少人泡完溫泉後,經常拼命地洗澡,並且用了大量的沐浴液,但這很可能會沖走附着在皮膚上的礦物質。在帶有礦物質的溫泉中待過,附着在皮膚上的礦物質對人體起到了天然的保養作用。如果你泡完溫泉之後,用大量的沐浴液清洗,就有可以沖走這些礦物質。最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或是溫泉水衝一下即可。

誤區七:直奔高溫池

很多人一進溫泉點,就直奔高溫池,但這麼做是不好的。溫泉池的佈局大都是有講究的,水溫高低不同,人的皮膚對於礦物質的吸收是不同的,泡溫泉尤其要注意水溫從低到高,循序漸進,讓皮膚有一個適應過程

誤區八:吃太飽空腹泡溫泉

經常看到一些人酒足飯飽之後來泡溫泉,有些人甚至醉醺醺地跳到池裡,而一些人則走另一個極端,空着肚子來泡溫泉,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空腹泡溫泉很容易導致頭暈、嘔吐及疲倦,尤其是當泡的時間偏長時,這樣的事情更容易發生。而若吃得太飽來泡溫泉,會導致人體消化不良,嚴重的還有可能導致腦溢血。如果一定要飯後來,可在池邊適當走走,走上一段時間再進池,最好的方法是睡上一陣子再去泡。

溫泉應該這樣泡

溫泉已經是不少人冬天必備的項目,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泡溫泉。採用正確的泡溫泉步驟和方法,不僅能得到雙倍的享受,更加有益於身心。對此,廣州中醫院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鳳斌給出了一些關於泡溫泉的建議,記者也整理了一些正確泡溫泉的方法以饗讀者。

1、泡溫泉有哪些好處

一是對有體質寒冷的人,通過泡溫泉可以讓身體出汗,將體內一些代謝物質排掉;

二是溫泉裡的礦物質對人體皮膚病,有殺菌好處。

2、如何選擇溫泉

一般人選擇溫泉沒有什麼特別的,主要是一些有皮膚病的人,最好是選擇去帶有硫磺的溫泉;一般的溫泉礦物質含量對身體影響並不大,皮膚裡吸收量很少,所以沒有特別病症的人,溫泉選擇沒有很大的禁忌。

3、泡溫泉的“養生經”

泡溫泉之前,大量飲酒的人要注意,不能喝完就去泡;此外,感冒的人羣最好選擇在室內泡,離開溫泉後的溫差會對感冒病人造成不好的影響;

泡溫泉之中,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低血壓的人泡得過長,造成出汗量大,體內溫度高,代謝旺盛,消耗糖分比較多,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反應;泡溫泉對胃臟功能不好的人非常有幫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泡溫泉之後,要注意休息,不要用太冷的水沖洗,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血管收縮會引起血壓再次升高。

◆泡泉步驟

1.探試水溫,先用腳和或者手感受池中溫度是否合適,不能一下全身浸入池中。

2.腳先放進池中,然後用溫泉水潑身上,讓自己慢慢接受池中溫度。

3.從低溫池慢慢進入高溫池,循序漸進,逐步適應。

4.時間不宜太長,每個池子浸泡15-20分鐘即可,注意中間要休息和補充水分

5.適當按摩,可以讓肌肉放鬆,且能加強溫泉保健功效。

6.從溫泉區出來,可選擇去幹蒸或者溼蒸房裡繼續流汗排毒,這一過程可以持續15分鐘左右。

◆注意事項

1.泡溫泉前把身上的金屬飾品摘下來,否則水中的硫有可能會氧化首飾。

2.可先用沐浴液洗個沖涼,泡溫泉後起來用水衝一下就可以了。

3.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最好選擇30℃至45℃左右的水池。

4.儘量不要獨自一人泡溫泉,以免發生意外後無人發現。

5.躺在水池中,可以合上雙眼,進入冥想狀態,徹底放鬆身心。

6.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乳液或者精油,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7.泡溫泉後,人體水分迅速蒸發,要喝水補充。

◆溫泉禮儀

目前國內的溫泉大多穿泳衣,少部分有全裸分男女的,泡之前最好提前和溫泉酒店確認,以免漏帶“裝備”。如今很多人都是泡完了溫泉再衝澡,這不僅對皮膚不好,還容易將水池泡髒,給他人帶來不便,因此進入溫泉池之前一定要先洗澡,衝淨身體。此外,泡溫泉的過程中不要大聲喧譁或追逐打鬧,一是因爲地面溼滑容易讓人摔跤,二是不要打破別人放鬆心情的冥想。

同時,還有不少人喜歡帶着手機進到溫泉區,手機除了要做好防水之外,一定要注意不能隨便拍照,更不能將拍攝他人身體的照片上傳至網絡,以免侵犯他人隱私。在泡溫泉的過程中,也不要盯着別人的身體,這是一件非常失禮的事情。

南方日報記者 周人果 張婧 實習生 周珍 羅丹玲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