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是洗腎前兆? 醫解答「透析條件」

腎不好,什麼情況要洗腎?泡泡尿是前兆? 醫解答「透析條件」。(示意圖/常春月刊提供)

常有許多患者拿着健康檢查報告腎臟門診,一臉緊張地問:「我的檢查發現腎臟功能紅字小便泡泡、有尿蛋白,是不是快洗腎(透析)了?爲何我會有腎臟病?我的腎功能是如何?腎臟病有藥治療嗎?吃藥不是對腎臟不好嗎?可以吃中藥嗎?可以鍼灸嗎?腎臟病治療有用嗎?」

●洗腎高危險羣 年長者糖尿病要注意

臺灣透析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二名,目前國內長期透析病人數已經超過90,000人。但到底誰容易變成洗腎病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朝富指出,主要還是年長者及糖尿病患者;根據2019腎臟病年報,平均進入透析年齡接近67歲,而糖尿病約佔45%

除了高年齡、血糖,其他危險因子還有腎絲球腎炎疾病蛋白尿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多囊腎、腎臟病家族史、使用中草藥、非類固醇止痛藥痛風尿路結石腫瘤紅斑狼瘡等。

醫師表示,腎臟功能評估有許多方法,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抽血測血液肌酸酐濃度,然後依據公式推估腎功能過濾率。(示意圖/常春月刊提供)

●評估腎臟功能 無症狀尚未需要洗腎

張朝富表示,腎臟功能評估有許多方法,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抽血測血液中肌酸酐(Creatinine, Cr)濃度,然後依據公式推估腎功能過濾率。正常年輕人無腎臟病應該要超過90ml/min,但是腎臟影像異常或尿蛋白過高超過三個月,就是第一期腎臟病;若腎功能過濾率下降到60-89 ml/min同時腎臟影像異常或尿蛋白過高超過三個月,就是第二期或稱爲輕度慢性腎臟病;而過濾率降到30-59 ml/min就是第三期或稱爲中度慢性腎臟病,當過濾率15-29 ml/min就是第四期或稱爲重度慢性腎臟病,到第五期就是過濾率小於15ml/min,這時腎臟功能已經衰竭,通常血液中肌酸酐會超過6-8mg/dl,但是隻要沒有症狀其實都還不需要洗腎。

尿毒症出現 需要靠洗腎解除

不過,一旦尿毒症出現,就是發生疲倦、下肢水腫尿量減少、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皮膚癢、呼吸困難、貧血等,使用藥物都無法緩解時,就需要靠洗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接受腎臟移植才能解除尿毒症。

張朝富提及,門診常有患者健檢報告腎功能過濾率只有每分鐘六十多毫升,如果沒有俗稱泡泡尿的蛋白尿,影像也沒有異常,其實不算第二期腎臟病,如果是年長者洗腎機率應該很低。但是如果是很年輕患者,雖然不算腎臟病,但是與同年齡比起來如果腎功能差很多,則建議定期追蹤。

●尿蛋白呈陽性 需進一步檢查每日排出量

有許多患者健檢報告呈現尿蛋白陽性跑來腎臟科門診,這時就要進一步檢查尿蛋白的每日排出量,以確認是否超過正常值(每日< 150 mg)。因爲健檢篩檢尿蛋白是檢查一次尿液中蛋白質的濃度是否過高,由於健檢長時間禁止飲水時尿液濃度會上升,測定尿蛋白濃度就常會篩檢出假陽性,所以若篩檢呈現陽性,就需要進一步安排定量的尿蛋白檢查才能確定是否真的異常。

●腎臟功能吃藥 擅自停藥風險高

腎臟病患常合併許多疾病,因此會使用多種藥物,最常有的疑問就是,腎臟功能已經不好,吃這麼多藥物會不會更傷腎臟?張朝富說,如果沒病的人吃了血壓藥、血糖、高血脂藥物,確實會有很大副作用,但若經過醫師診斷,不吃藥反而會讓三高沒控制好,導致腎臟衰退更快,所以有問題一定要請教專科醫師,不要自己隨便停藥。

●腎臟病服用中藥 須經專業醫師診斷評估

另外,有許多腎臟科醫師都禁止病患使用中藥,甚至某些大牌醫師會告知病患如果吃中藥就不要再來看他,主要是因中藥不傷身體的錯誤印象,讓很多國人會亂吃中藥補身。

其實,這些年中藥治療腎臟病的臨牀實證研究上,已經確認某些中藥確實會延緩腎功能衰退,因此建議如果使用這類內服藥物,一定要經過合格且有經驗的中醫師診療,且一定要定期檢查腎臟功能及電解質變化。

張朝富提醒,如確認有慢性腎臟病,一定要定期腎臟專科追蹤,千萬不要有僥倖或逃避心理。慢性腎臟病是一種腎臟老化現象,經由門診個案管理師及飲食指導,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加上藥物治療,已經確定是可以減慢腎臟老化現象,甚至逆轉改善部分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