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花開,國產片的春天可期

文化評析

作者:呂珍珍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據最新統計,截至5月27日晚,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250億元。對比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這個成績意味着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之後,中國電影行業正在快速恢復。

在2021年上半年的票房榜中,國產片的成績非常亮眼。無論是進入前十名的電影數量,還是單部電影的票房成績,相對於進口片,國產片均表現出絕對優勢。票房前十名中,國產片佔據8席。《你好,李煥英》以54.14億元居榜首,《唐人街探案3》緊隨其後,排名第三的爲進口片《哥斯拉大戰金剛》,票房爲12.31億元。

這是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格局重大變化的一個縮影。自1994年第一部好萊塢分賬片引進中國內地起,內地票房冠軍一直被進口片把持。2017年《戰狼2》上映之後,這種局勢被逐漸扭轉。這種消長意味深長。以好萊塢大片爲代表的進口片雄霸電影市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西方世界在科技、工業、經濟上的全方位領先和國內觀衆對外部世界的持續關注。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強,雙方差距逐漸縮小,國民自信心增強,使觀衆更加傾向於關注本土的、身邊的事情。國產片票房的翻身,可謂水到渠成。當然,促使觀衆掏腰包購票的直接因素,是電影自身的質量。國產片近年來的長足進步,尤其是一些票房口碑雙贏影片帶來的驚喜,提高了觀衆對國產片的期待值,成爲觀衆走進影院的重要動力。縱觀票房榜上的優勝者,可以發現它們從多個方面契合了當下觀衆的審美需求。

首先是貼近百姓生活的題材和情感的真實表達。《你好,李煥英》的故事源於導演賈玲親身經歷,以“你的媽媽永遠比想象的更愛你”的領悟,引起了無數觀衆的共鳴。《送你一朵小紅花》講述罹患癌症男孩韋一航與女孩馬小遠抗癌故事,直面病痛與死亡的人生命題,以青春、愛情、親情的美麗與珍貴,表達熱愛生命、頑強生活的信念,爲還未完全走出疫情創傷記憶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情緒釋放的出口。

其次是對轉型期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我的姐姐》中,“姐姐”安然長期被重男輕女的父母忽視甚至苛待,終於能夠擺脫家庭展翅高飛之時,卻不得不在個人前途和撫養幼弟間進行艱難選擇。劇中的“姐姐”,與引發熱議電視劇人物樊勝美、蘇明玉等相似,共同反映了當代女性的生存和倫理困境,揭示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個人本位與家庭本位的價值觀人生觀的衝突,戳中了不同代際觀衆的痛點

再次是中國化表達的自覺追求。《刺殺小說家》被認爲是第一部完整使用虛擬拍攝技術的中國影片,代表了本土電影工業製作能力的新高度。可見,無論是內容創意、技術手段還是品牌打造,國產片都表現出鮮明的文化認同意識和增強文化軟實力的自覺追求。

隨着電影市場的日益成熟和觀衆審美能力的提高,票房成績與電影質量之間的正相關性也越來越高。國產片票房總量的貢獻與排名的提升,直接原因是紮實的故事、人物,動人的情感,以及高規格的電影製作,根源是國家經濟和文化實力的增強,以及一代代電影人打造中國電影夢的不懈努力。票房榜上的數枝花開,使人們更加期待國產片萬紫千紅的春天的到來。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01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