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推行「海廢換農產」 連潛水員也瘋狂

屏縣府爲鼓勵漁民回收海廢,特以兌換屏東在地農產品爲鼓勵誘因,兌換活動將於2月15日起跑,不少潛水員也加入其中。(謝佳潾攝)

屏縣府爲鼓勵漁民回收海廢,特以兌換屏東在地農產品爲鼓勵誘因,兌換活動將於2月15日起跑,不少潛水員也加入其中。(謝佳潾攝)

屏縣府爲鼓勵漁民回收海廢,特以兌換屏東在地農產品爲鼓勵誘因,兌換活動將於2月15日起跑,不少潛水員也加入其中。(謝佳潾攝)

屏縣府爲鼓勵漁民回收海廢,特以兌換屏東在地農產品爲鼓勵誘因,兌換活動將於2月15日起跑,不少潛水員也加入其中。(謝佳潾攝)

據調查,全球每年約有800萬噸垃圾進入海中,透過食物鏈又回到人身上,爲此,屏縣府執行「海廢帶回‧漁獲自肥」計劃,以兌換屏東在地農產爲誘因,鼓勵漁民回收海廢,不少潛水員也加入其中,兌換活動將於2月15日起跑。

屏東縣長潘孟安指出,屏東作爲三面環海的國境之南,不論近海、遠洋或養殖漁業,都需要維護海洋環境,才能永續發展,所以今年特別結合環保局及農業處、地方區域漁會等,一齊響應「海廢帶回‧漁獲自肥」計劃,畢竟漁民作業產生的廢棄物就是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之一。

他說,「海廢帶回‧漁獲自肥」計劃就是以兌換屏東在地農產品作爲誘因,包括紅豆、米等,鼓勵漁民回收因海上作業所產生的廢棄物,此方式不僅能減少海洋垃圾,還能推銷在地農產,堪稱一舉兩得,兌換活動將於2月15日起跑,沒有截止日。

計劃一出後,不僅漁民躍躍欲試,連潛水員也積極參與其中,黃姓潛水員說,他是臺灣潛水的潛水員,團隊長年來都有「淨海」習慣,所以很清楚海廢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很開心縣府積極鼓勵漁民一同淨海,只要多一份力,海洋生物就多一分生機。

環保局長顏幸苑表示,環保局自2017年就積極招募海洋志工,包括清除海底垃圾的潛海戰將以及環保艦隊,目前環保艦隊計581艘,全國排名第2,潛海戰將則有154名,去年共清理451噸海洋廢棄物,成效卓着。

她說,期盼海廢回收兌換機制的推動,能讓漁業垃圾不海拋,未來屏東環保艦隊也將超越2000艘,呼籲民衆一起加入守護海洋志工行列,減少陸地垃圾進入海洋,共同維護屏東海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