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四重溪卡比園區 女遊客遭水豚咬傷右小腿

屏東縣四重溪公園卡比園區,民衆可以跟水豚互動,要注意行前須知。圖/報系資料照

有網友在社羣Dcard發文,她今年2月初到屏東縣四重溪某水豚園區與水豚互動時,遭水豚突然咬傷右小腿,當下她嚇得魂飛魄散,之後還得了蜂窩性組織炎。園區業者表示,釋出最大誠意與對方談後續賠償,也會加強園區管理。

這名網友在社羣網站Dcard發文說,她今年2月初到屏東某水豚園區遊玩,園區有年齡約幼稚園小小孩在摸水豚, 她和同行家人走向角落一隻安靜水豚, 家人有從正面輕輕摸到牠的頭,之就靜靜的看着這隻水豚, 這隻水豚之後隔一段時間後朝她走來, 她當下沒有反應到任何不對勁,彎下腰要摸牠,但在還沒碰觸到牠時,就被牠「大口咬住右小腿」。

這名網友發文說,當下血流如注,馬上想往空曠處逃走,抽開腳時卻更造成撕裂傷,嚇到魂飛魄,她完全沒做任何攻擊水豚行爲。當下先到附近醫院做消毒包紮,之後回到臺北,小腿越來越腫痛,到醫院發現是蜂窩性組織炎。

雙方因爲保險賠償金額談不妥,園區業者表示,園區開放讓民衆跟水豚互動,都有做行前教育,安全須知告訴民衆如何正確互動。因現場無監視器,目前瞭解當時是兩隻公的水豚隔柵欄在生氣,水豚之間社會地位關係,遊客不知道,摸了正在跟別的水豚生氣的水豚,所以水豚轉過去咬遊客。

園區業者表示,當下發生有幫忙處理,也釋出誠意溝通,但因爲對賠償金額仍要協調,之後會協同保險公司與受傷遊客,做三方協調。園區有6只水豚,2公、4母。

臺灣野生動物學會理事長裴家騏表示,動物會反射式攻擊代表受到驚嚇,就像人受到驚嚇也會有自然反應,動物的防禦就是用咬的,很多人不瞭解動物,做出唐突行爲而不自知。大部分的動物園,都不允許遊客跟動物接觸。

裴家騏說,貓、狗跟人類熟悉是有上萬年的歷史,不能將野生動物當作寵物貓狗看待。開放式園區接觸動物,人與動物互相都有危險,光是疾病互相傳染,流感病毒等。理論上,要做好遊客行爲管理,遊客不自知做哪些事情因而產生副作用。

根據臺北市動物園的水豚簡介,水豚是世界上最大的齧齒類動物,體重可高達70公斤。前腳略短於後腿,腳掌呈部分蹼狀。分佈在南美洲的巴西及鄰近國家等區域。生態習性, 看起來笨重,其實牠們身手矯捷,在陸地上奔跑的速度很快,在水中敏捷的身手也十分出色。通常由一隻優勢的雄性領導10到20只個體組成家族。

屏東縣四重溪公園卡比園區,民衆可以跟水豚互動,要注意行前須知。圖/報系資料照

屏東縣四重溪公園卡比園區,民衆可以跟水豚互動,要注意行前須知。圖/報系資料照

屏東縣四重溪公園卡比園區,民衆可以跟水豚互動,要注意行前須知。圖/報系資料照

屏東縣四重溪公園卡比園區,民衆可以跟水豚互動,但仍要注意行前須知。圖中非當事人。圖/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