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鹽埔站 發展困境-散播關懷種子 得揪更多人

觀察鹽埔「小太陽媽媽動能,導演吳念真認爲,「他們覺得這是我的地方,我必須去做,於是服務在地變成一切的開始。」吳念真強調,「『在地』是非常重要的條件,你叫臺北媽媽去講故事,講臺北一○一、去五分埔買衣服,保證屏東小孩聽不懂。」

小太陽媽媽用在地、正面的態度解決問題,卻不是不需面對西山飄來的烏雲,負責瓢蟲車出動的「總經理」鍾清麗說,「大家都有迴歸家庭的問題。」

一頭栽進在地服務,鍾清麗講,「我兒子嚷嚷,『媽媽,我們家也需要義工啦!』有時一邊打掃小太陽基地,媽媽們也互開玩笑,「掃乾淨一點,哪一天被趕出門,還可以來這裡睡地板。」

爲了別人家小孩,小太陽媽媽們差不多是「拋家棄子」了,但鹽埔地處偏僻,鹽埔鄉生活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林雨君說,「有些地方我們真的幫不到。」林雨君呼籲,「那麼你在當地,可不可以當就地據點,我們連結一起做。」

她指鹽埔有六個部落、十二個社區,我們希望最起碼在六個部落各有一個社區關懷據點,可以培養在地故事媽媽到附近學校說故事,老人家也不用跑很遠而能夠就近學習;她強調,「『在地』可以成就很多事,例如,光是讓老人家去逛關懷據點而不是去逛醫院,就可以省掉國家很多財政。」

鍾清麗講,我們希望揪更多在地人一起來,小太陽十週年的邀請函上也透露同樣的願望:「一個人石頭、二個人搬石頭,更多人搬石頭…雖然會有風雨,但是陽光更強…,於是萌芽、開花、結了果,種子隨風飄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