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上路臺南預售狂減42% 看到這數據更不妙

2023年實價登錄預售屋交易資料顯示,自平均地權條例新法上路後,臺南預售屋月均交易量較修法前驟減42.9%。房市示意圖/永慶房屋提供

「平均地權條例」新法2023年7月上路,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實價資料顯示,新法上路後,臺南預售屋月均交易量驟減42%最多。其次爲臺北市,減幅爲28%。桃園和新竹縣市預售屋交易量不減反增,顯示兩縣市的市場需求依舊強勁。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臺南市在2023年1-6月平均每月交易近900件,但新法上路後,7-10月平均每月交易量僅500餘件,減幅高達42.9%,位列七都之冠。

陳金萍指出,2023年臺南房市受益於南科發展、臺積電擴廠等利多訊息,許多消費者看好臺南未來房市發展,紛紛進場置產,造就臺南預售屋市場的火燙表現。

隨着新法上路後,預售屋市場迴歸自住、長期置產需求,臺南預售屋交易量便明顯驟減,顯見過去臺南預售屋市場的投資買盤不在少數。

她表示,若臺南預售市場繼續保持每月平均約500戶的交易量能,2024年臺南預售屋市場表現恐怕將不如2023年。

若同時考慮臺南市於2021和2022年兩年間,核發建照高達3.8萬戶,核發使照亦高達2.1萬戶,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代表未來將有大量供給進入市場。2024年臺南預售屋市場若未有其他利多帶動,恐有較大的賣壓。

至於減幅第二的臺北市,陳金萍表示,臺北雖然有28%的減幅,但由於臺北預售屋市場較小,無論是修法前後,預售屋月均交易量皆不滿300戶,因此臺北預售屋市場多呈個案表現,新法對市場的影響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桃園和新竹的預售屋月均交易量,在新法上路後卻不減反增。修法後桃園預售屋月均交易量較修法前微增0.9%,新竹則有3.8%的增幅,顯示這兩個縣市的市場需求強勁,因此預售屋交易表現依然暢旺。

陳金萍分析,由於雙北地區房價居高不下,雙北的人口逐漸往外圍移動,再加上交通網絡建置日趨完整,北北桃大生活圈逐漸成形,使得許多人口選擇至桃園置產,造就桃園房市的熱絡。

至於新竹縣市,陳金萍表示,受惠於新竹科學園區帶來的利多和龐大就業人口,新竹房市表現一直相當亮眼。再加上近幾年來新竹縣市的房屋供給量都相對較少,一時間難以迅速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造就預售屋市場依舊蓬勃穩定。

七都預售屋2023年1-10月交易件數與修法前後月均交易量。資料來源/永慶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