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是誰在說幹話?!見警率的意涵

▲爲改善治安,「見警率」再度成爲討論話題。(圖/記者季相儒攝)

文/徐堃硯(私立大學助理教授

最近見警率的問題浮上了檯面臺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臉書發文「提見警率政策不是腦殘就是說幹話鄉民…會累死基層。」然而李所謂的見警率無效論至少是44年前的事了!

政策想法的落實須要全面思考,更須要與時俱進,逞一時口舌之快的酸民式發言無濟於事。更何況新任內政部長徐國勇同時提出「補充警察員額以減輕勤務負擔」,已預想到提升見警率的配套作爲。提升見警率對治安無顯著影響的論點,主要來自於美國堪薩斯1974年的「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The Kansas City Preventive Patrol Experiment),也就是該實驗結果認爲,「單純的提升見警率無助於預防犯罪警方的密集巡邏只會將犯罪推擠到其他區域,跌破過去傳統警政『見警率與治安穩定成正相關』的論點」是接近半個世紀以前的結論。美國堪薩斯實驗結果的設計,是建立在不同時空背景社會環境下,同時實驗設計上也有其瑕疵;例如美國當年極力推展警政專業化,運用高機動警車,結合無線電指揮通報指派警力盡速趕往犯罪現場,認爲見警率(Police Presence)與快速抵達現場(time of entry into the scene)系治安上策。然而當時一般警察巡邏被認爲隔着冷氣玻璃窗觀看社區,使得巡邏員警無法融入社會的人羣,無感街頭的風吹草動,街頭上的犯罪者在警車離開後繼續爲所欲爲,使得所謂的見警率虛具形式,但是源於此實驗,仍催化了美國警政的改革,促使見警率概念更加完善!如David H. Bayley於1977年在其所着的《秩序的力量》(Forces of Order)一書深入介紹日本警政的交番(即派出所)後,促成了美國社區警政的發展,於是美國各州後來廣設社區警政部門,要求員警以步巡走入社區與民衆互動。而1992更有明尼阿波利斯熱點區域研究(Minneapolis Hot Spots Patrol Experiment),認爲利用犯罪熱點分析後,指派員警前往熱點巡邏,可以改善無目標的隨機巡邏的見警率缺點,爾後興起電腦分析熱點警政,由內勤人員輸入資料分析犯罪熱點後,由警方於犯罪熱點之間頻繁的巡邏,發揮有效降低犯罪率的效果。反觀國內,我們的派出所警勤區制,所實施的家戶訪查制度與日本巡迴聯絡異曲同工之妙。警勤區深入地方掌握地區治安狀況外勤員警不同於美國的警車,亦不同於日本的自行車,而是採用兼顧機動性與能夠深入大街小巷的摩托車,治安熱點、「吸毒熱點」、交通熱點更由警政署與刑事局日夜分析,不斷調整部署,並指派員警積極主動盤查。臺灣的治安,在兼顧機動警力與掌握地區治安,分析熱點以及加強盤查的狀況絕非當年堪薩斯市的實驗背景能夠相提並論。在我國治安已然居於世界前段班的情況下,短期內要再提升治安水準,確實有必要在當前警政架構下,於犯罪熱點、「吸毒熱點」、交通熱點分析後,設法提升見警率,以維護全民人身安全。同時吾人呼應內政部長徐國勇所提「補充警察員額以減輕勤務負擔」的想法,或可加入日本警察官立寄所(系由民間主動提供警察人員巡邏時休息駐足之場所)的制度,儘可能由在熱點附近的治安協力單位,主動提供員警茶水,鼓勵員警下車停留,以吸引警力在附近逗留觀察的好方法。

●作者徐堃硯,北部私立大學助理教授,研究國際關係、兩岸關係、政治公關移民法令。此文爲讀者投稿。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