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 兩大頂層信用信息平臺有望雙向聯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比較突出。這些企業大多處於初創期或者成長期,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擔保,難以滿足傳統信貸模式的貸款要求,也就是沒有有形資產作爲貸款擔保。金融機構提供信用融資服務,需要通過掌握企業信用信息判斷企業信用水平,而這些企業信用信息較爲分散、獲取難度非常大,制約了金融機構基於信息發放信用貸款的能力。

“銀行給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和初創型企業,包括一些大學生創業貸款,對整體信用情況不掌握,對資產情況不掌握,個別信息分散在不同部門,這是個非常大的堵點,也是非常大的‘痛點’。”4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爲解決上述“痛點”,國家發改委建設了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通過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幫助中小微企業以“信”換“貸”,就是以信用換取貸款。

4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 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提出依託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並聯通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形成全國一體化平臺網絡,作爲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同時要求對功能重複和運行低效的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進行整合,原則上只保留一個省級平臺。

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具體有哪些功能?與人民銀行現有的徵信系統如何銜接?如何推動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用好信用信息?在上述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人民銀行徵信管理局局長任詠梅和金融監管總局普惠金融司負責人馮燕進行了解答。

四大服務助力中小微企業以“信”換“貸”

《實施方案》明確,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主要提供四大服務:一是融資需求對接,經營主體通過平臺提交融資申請,平臺智能匹配銀行機構和金融產品,實現銀企高效對接;二是惠企政策直達,平臺設置專區彙集各類惠企支持政策,自動將惠企政策精準推送至經營主體;三是信用信息查詢,平臺機制化歸集各類涉企信用信息,分級分類供金融機構查詢使用,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四是融資增信服務,平臺引入融資擔保機構和風險緩釋基金,實現經營主體增信授信全流程“一站辦”。

此外,平臺還設置了最新政策動態和金融產品超市板塊,及時發佈相關政策文件、新聞訊息和金融產品。針對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四大服務的具體情況,李春臨在吹風會上進行了詳細介紹,並佐以詳實的數據進行了說明。

信用信息查詢方面,該平臺已經歸集信用信息超過780億條,按照公益性原則向金融機構提供信息查詢服務,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截至目前,全國平臺向有關金融機構提供查詢服務超過2.76億次,周均訪問量超百萬人次,歸集了經營主體的17大類37項的信用信息。

融資需求對接方面,智能匹配經營主體融資需求和銀行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實現全國融資供需對接服務全覆蓋。截至目前,“金融超市”欄目上線了22個融資服務產品,可供經營主體自主選擇。

惠企政策直達方面,平臺集中展示各類惠企金融支持政策,首批地方35項惠企政策實現在線申請辦理。經營主體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查詢分散在各個政府部門裡的惠企金融政策,尋找適合的或者具備條件的惠企政策進行申請。

融資增信服務方面,平臺還引入了融資擔保機構和風險分擔資金池,首批地方20項增信及風險緩釋服務實現平臺“一站式”辦理。

李春臨還強調,要強化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總樞紐”功能,統一歸集各類信用信息,並作爲向金融機構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務的“唯一出口”,目的是實現政府數據資源的集中高效利用,讓經營主體和金融機構更加方便和快捷獲取數據。這個“唯一出口”有三個限定詞,一是政府部門,二是集中,三是公共信用信息。

兩大頂層信用歸集平臺有望雙向聯通

“現在中國人民銀行有徵信系統,發改委有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這兩個是我們國家頂層的信用信息歸集平臺,這兩個平臺未來也要雙向聯通,現在信用平臺已經向銀行進行了開放。”李春臨表示。

《實施方案》提出,堅持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金融基礎設施定位,爲金融機構提供高質量的專業化徵信服務。同時,制定信用信息平臺的授權運營條件和標準,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規向包括徵信機構在內的各類信用服務機構穩步開放數據,積極培育信用服務市場,提升信用融資供需匹配效率。

任詠梅介紹,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成爲全球覆蓋人數最多、收錄信貸信息最全的徵信系統,查詢數據庫的信用報告目前已經成爲金融機構信貸評審流程的必要環節,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中發揮了徵信主渠道作用。

截至2024年3月末,數據庫接入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各類從事信貸業務的法人機構6124家,累計收錄11.6億自然人、1.3億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相關信息。2023年全年提供查詢服務達53億次,大量按時還款、履約守信的中小微企業基於數據庫的服務獲得了融資支持。

任詠梅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關於建設覆蓋全社會徵信體系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實施方案》部署要求,持續做好徵信市場的培育和管理。

一是進一步優化徵信市場佈局。把握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深化徵信供給側改革,支持徵信機構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行產品創新,爲普惠金融發展提供多元化、差異化的信用信息服務。

二是進一步推動各類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人民銀行將會同發改委,共同推動信用信息平臺依法合規向徵信機構穩步開放數據,充分發揮數據乘數效應。

三是持續加強徵信監管。人民銀行將堅決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將所有徵信活動依法納入監管,全面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和信息安全。

指導銀行機構依法合規用好信用信息

金融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1.4萬億元,同比增速21.1%,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2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42%,較2023年下降0.35個百分點,2018年以來累計下降3.51個百分點。

馮燕表示,今年金融監管總局將要求銀行實現保量、穩價、優結構,同時優化三項監管制度,完善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良好環境,更好促進小微企業融資。除信貸支持外,金融監管總局也鼓勵銀行構建“信貸+”服務模式,爲小微企業提供結算、財務諮詢、匯率避險等綜合金融服務,更好滿足小微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

馮燕強調,《實施方案》對於完善普惠金融領域基礎設施、高質量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積極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合作,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工作,指導銀行機構依法合規用好信用信息,提升共享應用效能。

一是參與建設。金融監管總局將積極配合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的整合工作,指導金融機構在平臺整合期間保持服務穩定性。在此基礎上,發揮監管部門優勢,及時瞭解掌握金融機構信貸業務流程所需的信用信息,推動平臺加強對各類信息的歸集共享,進一步提升數據質量,更好地促進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同時,積極配合拓展平臺功能,及時將各項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過平臺直達經營主體。

二是深化應用。鼓勵銀行積極對接各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查詢企業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有效應用在客戶篩選、貸前調查、貸中審批、貸後管理等信貸流程中。鼓勵銀行將積累的內部金融數據和外部信用信息有機結合,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充分挖掘數據要素價值,爲企業準確地“畫像”,優化信用評估模型,提升風險管理水平,開發線上貸款產品,提高小微企業服務效率,積極創新信用貸款產品,增加小微企業貸款中信用貸款投放。

三是防控風險。要求銀行高度重視數據安全問題,依法合規地查詢、獲取、保管客戶的信用信息,對信息的全生命週期做到安全閉環管理。同時,把握好當前信用信息共享持續深化的契機,加強自身數據能力建設,提高數據分析應用、產品開發管理等核心競爭力,獨立自主地用好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