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手搖鮮奶茶「非鮮奶」 綠委:業務用乳是鮮奶詐騙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開記者會,找來農業部畜牧司、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經濟部標檢局、衛福部食藥署與會。記者張曼蘋/攝影
許多咖啡廳、飲料店使用的鮮奶均爲「業務用奶」,但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賴惠員、郭昱晴、伍麗華今揭露實際成分除水與生乳外,仍有奶粉、奶油、鮮奶油等成分,「鮮奶詐騙」恐致消費者無法識別差異。衛福部食藥署說,若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最高可處400萬。
鍾佳濱說明,針對源頭,畜產會核發的鮮乳標章,爲避免消費者混淆,應嚴格執行稽查,明定僅取得「鮮乳標章」或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之「驗證標章」者,才能得標示爲鮮乳;針對手搖飲等零售通路,食藥署應請各地方政府加強稽覈,廠商以進口液態乳調製飲品,不可再稱「鮮奶茶」。
伍麗華指出,臺灣人熱愛手搖飲,即便市面上奶茶、鮮奶茶價差達十元,許多民衆仍然願意爲了健康買單,沒想到理應加鮮奶的鮮奶茶,竟會有混雜奶粉、奶油的情況,政府應遏止鮮奶詐騙。
郭昱晴表示,「還原乳」與「再製乳」是否可能流入國中小校園,若因成本考量,選用到「業務專用乳」或還原乳,這些產品標示不清,加上學校多半無法逐一檢驗成分,導致學童攝取的乳品來源極不透明,對發育中的兒童可能造成營養不均風險。
賴惠員說明,其選區涵蓋臺南知名產乳區「柳營」,「和柳營鮮乳相比,澳洲進口牛乳反而更貴」,不論是消費者或本土酪農都希望透過政府的明確規章保障權益。
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表示,消費者很難主動去購買「冰磚還原奶」,但卻在知名連鎖咖啡店、便利商店,甚至各大飯店通路都喝得到,進口液態乳加進口冰磚乳還原四倍和國產生乳量的佔比從2008年到2024年從2%不到,上升至超過35%。
高大牧場董事長陳東傑代表本土酪農發聲,表示臺灣的酪農這幾年走的很辛苦,雖然臺灣鮮奶的品質不論是乳蛋白、乳脂肪都能做到比日本優秀,可惜市面上充斥僞鮮奶。
食藥署指出,廠商必須完整揭露名稱,有添加其他原料都必須如實表示,否則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若未標示可處3萬到300萬元;若是有誇張造成誤解,則處4萬到400萬元,明年7月1日起全面實施必須有鮮乳標章才能標示鮮乳,否則只能以乳飲品、還原乳、調味乳,甚至「牛奶風味」等名稱標示。農業部畜牧司和畜產會也呼籲消費者要認明標章。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開記者會批,不少知名食品大廠推出業務專用「牛乳」,然而實際成分除了水與生乳以外,仍有其他成分奶粉、奶油、鮮奶油等。記者張曼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