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動化浪潮淹沒生產崗位幾許

“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繁榮可能會導致德國汽車行業損失超過10萬個內燃機車輛生產崗位。”最近,外媒對汽車內燃機行業失業潮來臨的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

記者瞭解到,隨着電動化浪潮來襲,傳統汽車行業受到衝擊,汽車產業變革所帶來的陣痛正在通過企業降落到具體的從業者身上。面對這股還將持續很長時間的“失業大潮”,企業、政府和相關的從業人員正在從各個方面積極應對。

電動化浪潮襲來 一些人可能失業

經過十多年發展,我國汽車電動化已經取得初步成果。2009年1月,“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開啓了國內汽車電動化之路。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發佈,確定了純電驅動、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在2021年發佈,更是爲我國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要達到汽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面對這股電動化浪潮,積極“擁抱變化”成爲汽車企業最佳選擇。在今年的上海國際車展上,東風汽車發佈了“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以及“東方風起”計劃。在電動化進程上,東風汽車計劃2024年其主力乘用車品牌全新車型100%實現電動化。廣汽集團發佈了“GLASS綠淨計劃”,計劃在2025年實現全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20%,混動化佔比超20%;自主品牌全面實現電氣化,新能源汽車佔比超36%。除了自主汽車企業外,外資汽車企業電動化步伐也正在加快。本田計劃到2040年停止銷售燃油車,使得純電動汽車銷量佔比達到100%。

轟轟烈烈的汽車電動化直接汽車內燃機行業從業人員。德國Ifo研究預計,到2025年,德國內燃機汽車行業至少有17.5萬個就業崗位面臨失業風險,且屆時內燃機汽車生產領域只有7.3萬名工人退休。這就意味着如果其中10餘萬名內燃機汽車生產工人無法在未來幾年內掌握新的技能,便有失業的可能。

在國內,變化也正在悄然發生。“內燃機和變速器領域的技術人員減少,現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某外資汽車企業人士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現在企業已經在減少內燃機方面的人才招聘。

企業和政府做好預案是關鍵

記者瞭解到,電動汽車的結構比傳統內燃機汽車簡單得多,內燃機的金屬零件數量通常在2000個至3000個,電傳動系統的零件數量只有150個至250個,一輛電動汽車所需的零件數量也只有傳統汽車的三分之二。其次,電動汽車的組裝過程更簡單,自動化程度更高。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的研究發現,組裝電機和安裝電池的時間比組裝傳統的動力總成減少40%。福特汽車預計,生產電動汽車所需的工時將減少30%,工廠佔地面積將減少50%。德勤的一項研究成果更是顯示,到2025年,內燃機汽車的各種零部件(如消音器燃油箱和變速器)的市場規模將縮小6%至20%。

一方面,汽車企業對內燃機汽車人才的需求在減少;另一方面,隨着軟件在整車價值中佔比越來越大,軟件相關的人才正在受到汽車企業歡迎。在2021年春季招聘中,軟件、數字化智能網聯相關專業應屆生成爲一些汽車企業競相爭奪的對象。

據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統計,吉利汽車在2021年春季人才招聘的崗位方向包括智能駕駛、車聯網、系統開發和新能源、IT互聯網、工程技術、商用車、動力、工業化、營銷品牌、職能支撐等。奇瑞汽車、東風公司、陝汽控股、長城汽車、中國一汽、長安汽車、江淮汽車和宇通集團大部分的崗位需求集中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類、IT互聯網類、機械類、營銷管理類和職能管理類。合資汽車企業上汽大衆招聘的崗位領域包含汽車研發、造型設計、自動駕駛與智能網聯、營銷與新媒體、財務與採購、產品與智能製造、IT與數字化等。

其實,對於汽車行業未來可能失去崗位的內燃機和變速器技術人員、生產工人再就業,政府和汽車企業應該提前做好預案和準備工作。新能源汽車行業獨立研究員曹廣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應首先考慮如何轉型發展的問題,政府應當配合企業做好相應工作;企業要對形勢做好預判,提前瞭解行業發展趨勢,再結合企業性質和實際情況,制定戰略轉型規劃及產品規劃;把技術發展規劃做好了,才知道應該聚集怎樣的人才。

曹廣平表示,企業從業人員要結合自己的專業進行研究,注意把自己過去的經驗和技能結合新趨勢轉化成自己的新優勢,在企業或行業轉型過程中找準自己的新定位,就能提升和發揮出自己的新價值。

人才培養難度加大 企業開啓“再培訓計劃”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給內燃機行業人才提出新的挑戰,也提供機遇。前不久,在第二屆世界內燃機大會上,中國內燃機學會副理事長、哈爾濱工程大學原校長劉志剛表示,內燃機行業發展路線逐漸明朗,那就是擁抱電氣化。未來,交通運輸類、工程機械類對內燃機人才的需求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對人才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更精。未來,內燃機是複合型產品,內燃機技術轉型升級對人才能力有了新的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燃機人才培養任重而道遠。

爲汽車行業輸入人才的學校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做轉變。上海交通大學已經達成兩個方向:一是深入基礎研究,包括基礎力學、基礎燃燒技術等,學校的基礎燃燒技術研究取得豐碩成果;二是追新,教研內容面向未來,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智能運維技術等前沿先進技術,老師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積累,以便更好地教學。

Ifo研究人員Oliver Falck表示,如果企業注意到了問題,就有機會採取正確的措施,比如,對員工進行再培訓和繼續教育。記者瞭解到,當前已經有汽車企業開始行動起來,幾千名工人正在接受“再培訓”,學習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獲得新的技能認證,以勝任新的工作崗位

曹廣平也提出,企業內部的技術人員和工人應該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根據企業內外部情況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主動學習,掌握新技能,成爲企業轉型的中堅力量,爲企業出謀劃策,貢獻新技能,同時在新的職業選擇以及工作單位選擇上也更加主動。